决胜高考 2023年化学复习 3答案本

发布 2022-01-08 18:32:28 阅读 3594

目录。专题一化学基础知识。

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1(仪器、装置、操作、 实验安全) 71

第2讲化学实验基础2(除杂、提纯与检验、实验评价) 71

第3讲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 72

第4讲离子反应 74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 75

第6讲元素周期律化学键 76

专题二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8讲钠及其化合物 78

第9讲镁、铝及其化合物 79

第10讲铁、铜及其化合物 79

第11讲氯气卤素 81

第12讲碳、硅及其化合物 82

第13讲硫及其化合物 82

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 83

专题强化训练——无机综合训练(一) 85

专题强化训练——无机综合训练(二) 86

专题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6讲反应热盖斯定律 87

第17 讲原电池及其应用 88

第18讲电解池及其应用 89

专题四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20讲化学反应速率 90

第21讲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 91

第22讲化学平衡的移动 92

专题五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24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ph 94

第25讲盐类的水解 95

第26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96

专题六有机化学基础。

第28讲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必修2) 97

第29讲烃 99

第30讲烃的衍生物 100

第31讲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 101

第32讲有机物之间的转化有机合成与推断(选考) 102

专题七化学综合实验。

第34讲综合实验设计 105

第35讲物质制备实验 106

专题八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37讲原子结构与性质 108

第38讲分子结构与性质 109

第39讲晶体结构与性质 110

1. b 解析高锰酸钾是实验室常用的氧化剂。

2. a 解析 a正确;b中液体过多,错误;c中滴管伸入试管内,应该在试管口上方1 cm处滴加试剂,错误;d中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支酒精灯,错误。

3. c 解析箅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c正确。

4. a 解析锥形瓶为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a项正确;室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因此室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b项错误;容量瓶没有刻度,只有刻度线,c项错误;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当待测液为酸性时,所测结果偏高,当待测液为中性时,不产生误差,d项错误。

5. b 解析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要用余热来蒸干,b错。

6. d 解析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不符合题意,a错误; 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不符合题意,b错误;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不符合题意,c错误; 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符合题意,d正确。

7. d 解析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naoh溶液,a错误;乙醇与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b错误;i2易升华,逸散到大气中,c错误;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正确。

8. d 解析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错误。

9. c 解析 a项,视线应与刻度线水平,俯视会使浓度偏大;b项,hcl和nahco3反应引入杂质co2,且氯气和饱和碳酸氢钠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c项,中性条件下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右侧试管中导管内红墨水上升;d项,电石产生的气体中混有h2s等杂质气体,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0. b 解析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溶质,故a错误;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洗气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应该从上口倒出,苯的密度比水小,应该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酸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故读数应为11.80 ml,故d错误。

11. b 解析容量瓶只能在室温下使用,不能用烘箱烘干,a项错误;b项正确;酸碱滴定实验中,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否则会导致待测液增多,影响测定结果,c项错误;若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需重新配制,d项错误。

12. b 解析 naoh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feso4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变质,原理不同,故a不选;氯水中的hclo、agi都见光易分解,所以都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原理相同,故b选;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使其褪色,褪色原理不同,故c不选;常温下,铝片放入浓硝酸中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au与浓硝酸不反应,原理不同,故d不选。

13. b 解析 ph试纸使用时不能先润湿,否则待测液被稀释,a错误;中和滴定时,滴定管必须用待装液润洗2~3次,b正确;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错误;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错误。

14. b 解析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a错误;苯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难溶于水,与水分层,分液可以得到硝基苯,b正确;cu应为阴极,cu为阳极时失去电子,不能得到氯气,c错误;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错误。

15. b 解析用电解方法制取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应该用fe作阳极,a错误;2no2n2o4 δh<0,根据颜色的变化可知平衡移动的方向,由此可确定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b正确;铁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c错误;测定反应速率时,应该用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还缺少秒表,d错误。

16. b 解析除杂时导管应“长进短出”,图中试剂合理,但气体的进入方向不合理,①错误;碘和酒精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利用蒸馏法,②错误;挤压胶头滴管,气球变大,则烧瓶中气压减小,可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③正确;小试管受热温度低,应在小试管中盛放碳酸氢钠,④正确。

17. c 解析碱石灰能与氯气反应,不能干燥氯气,a错误;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收集装置中导管应该短管进气、长管出气,b错误;二氧化硫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c正确;一氧化氮容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错误。

18. b 解析通过注射器管读出气体的体积,通过秒表测定时间,a正确;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支管口处,b错误;c项装置为原电池装置,正确;因为导管中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气压减小,故发生了吸氧腐蚀,d正确。

1. d 解析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但乙醇与水互溶,a错;互不相溶的液体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错;,c错;丁醇与乙醚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用蒸馏的方法分离,d正确。

2. d 解析 so2不能漂白石蕊,a项错误;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需根据其最**含氧酸的酸性强弱,b项错误;nh3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cl2密度大于空气,具有氧化性,能够与ki发生反应2ki+cl22kcl+i2,i2遇淀粉变蓝色,d项正确。

3. d 解析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只能得到fe(oh)3沉淀,a错误;mgcl2易水解生成mg(oh)2和hcl,加热促进水解,且促使hcl挥发从而进一步促进水解,故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只能获得mg(oh)2,b错误;cu、cuo均能与稀硝酸反应,故不能用稀硝酸除去铜粉中的cuo,应用稀硫酸或稀盐酸,c错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d正确。

4. c 解析 so2、so3均能与koh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a项错误;br2(g)、no2都是红棕色气体且都有强氧化性,都能氧化ki而生成i2,使淀粉显蓝色,b项错误;偏铝酸的酸性弱于碳酸,co2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醋酸酸性强于碳酸,co2通入醋酸钠溶液中无现象,c项正确;氯化钡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项错误。

5. d 解析用湿的玻璃棒蘸取盐酸稀释了盐酸,ph变大,a错误;检验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n[_^altimg': w':

27', h': 31', omath': h4+'}b错误;盐酸和+2价铁都能被高锰酸钾氧化,c错误;kscn溶液遇三价铁离子变红色,若变红色,说明未完全反应,d正确。

6. b 解析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层,故用分液的方法将其分离;a为乙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液,二者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故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b为乙酸钠,加入硫酸后生成乙酸和硫酸钠,用蒸馏的方法将二者分离。

7. c 解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是过氧化钠发生歧化反应,解释不合理,c错误。

8. c 解析溶液本身无色,说明没有fe2+。加入溴水仍然无色,说明溴水发生了反应,且产物无色,i-和s[_^altimg':

w': 28', h': 31', omath':

o32-'}均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此时反应后溶液无色,说明没有i2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_^altimg': w': 28', h':

31', omath': o32-'}由于s[_^altimg': w':

28', h': 31', omath': o32-'}的还原性比i-强,故i-是否存在无法判断。

因所有离子浓度相等,则根据电荷守恒可判断肯定没有s[_^altimg': w': 28', h':

31', omath': o42-'}c正确。

9. d 解析 fe2o3、al2o3均不溶于水,利用物理方法溶解、过滤不能分离,a错误;粗盐中可溶性杂质通过溶解、过滤不能除去,还需加化学试剂将杂质转化为沉淀,b错误;氯化铁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错误;na、k为活泼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d正确。

10. b 解析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3,因h2so3不稳定,分解产生的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有nh3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_^altimg': w':

27', h': 31', omath': h4+'}加入氯水时溶液显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再加bacl2有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s[_^altimg':

w': 28', h': 31', omath':

o42-'}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2so3产生的,故不能确定的为s[_^altimg': w': 28', h':

31', omath': o42-'}

决胜2023年高考

决胜2011年高考,高考考前心理辅导。高考想要成功,并不是说学好就可以了,可以认为它需要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实力 技术 心理。第一,实力层面。首先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所有课堂所讲的内容,要有学习能力,能够很好地组织 安排考试和作业,最后构成所学到的知识。实力层面不到位,讲超常发挥是空手道。第...

决胜2023年高考

决胜2012年高考 停课复习前的技术辅导。停课复习时间安排 5月21日至5月25日 第一轮停课复习。5月26日至5月27日 矫正问题,精讲信息,有任课教师讲解。5月28日至5月29日 五月全 模拟。5月30日至6月06日 第二轮停课复习。高考想要成功,并不是说学好就可以了,可以认为它需要三个方面的共...

备考2023年高考化学 学案4 3复习

一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导练1 概念辨析 用 对 或 错 回答 kno3溶液能导电,因此硝酸钾溶液是电解质。co2的水溶液能导电,co2是电解质。na溶于水后,溶液能导电,na是电解质。baso4的水溶液导电能力极差,baso4是弱电解质。nacl固体不导电,但它是强电解质。醋酸和氨水均为弱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