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语言

发布 2021-08-21 18:53:28 阅读 1116

镇安中学郝箫。

一、考点解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诗歌中某个字词的特定含义,分析语言的风格特色,评价诗歌炼字的作用。

二、命题特点:

1)考查热点:语言是一个热点,但热度有所下降,2023年高考仅天津、福建、湖南就诗歌语言单独设题。

2)考查角度:诗歌语言主要考查炼字和语言风格。炼字类如湖南贺铸《钓鱼船》“绿净春深好染衣”“净”字的妙处;天津卷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白苎新袍入嫩凉”“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及示例一;风格考查如示例二;也有直接对句意进行考查如2013江苏高考唐庚《醉眠》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见后面资料)。

(3)命题方式:就鉴赏语言单独命题(示例一)或与鉴赏诗歌形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等和在一起考查((2023年辽宁卷张镃《竹轩诗兴》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就是语言与表达技巧的结合)

三、 方法点拨。

1、鉴赏诗歌的炼字(炼词)艺术。古人作诗很讲究炼字,故有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一)理解关键词语: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那么,在阅读时,哪些词才是关键词?

又怎样把这些关键词之妙体会出来呢?在高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你觉得下列诗句中那个字用的好,请找出来,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看看有什么特点。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拟人连春花也因伤时而迸射出泪水——花瓣上露珠滴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悸地发出哀鸣——也引起恨别之人的共鸣。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4)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总结: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奇险、雄伟、气势磅礴恢弘、意境开阔。

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2、你觉得下列诗句中那个字用的好,请找出来,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看看有什么特点。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

这就是所谓“缘情体物”之工。

3)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流光容易把人抛”点出感叹时光流逝之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来具体表现时光的流逝之快,也是渲染。突出了无尽的愁绪。

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6)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另如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

总结: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所以大部分的形容词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

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d.数量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注意古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注意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抓住古人对语言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如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的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及前例。

共同点: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一般而言,炼字重点在于实词中的动词、形容词,或者虚词、叠词。

4、看看下列诗句语序跟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请还原。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主谓倒置)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诗。

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

4)“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辛弃疾《贺新郎》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5)“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宾语前置)

6)“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叶梦得《贺新郎》(黄花报霜信)

7)“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8)“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林暗风惊草)(主、宾换位)

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a.定语挪前。

9)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0)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b.定语挪后。

1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为何出现倒装?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还要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炼字题解答方略。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步骤:1) 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2) 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3)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4)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1)典型示例1---动词: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古诗歌鉴赏专题二。一 语言鉴赏之推敲字词。一 试题研析。1 炼字佳句赏析 晴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 飞来 为 纷纷 为什么?因为 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 字明显用了拟人...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 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 惊 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活用动词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 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形...

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

教学目的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诗歌内容。通过学习,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诗歌,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教学重 难点 诗歌语言的鉴赏。考点 考查诗歌的语言鉴赏,设题点是非常宽的。1 从语法角度出题。如倒装句。倒装句浅层次的表达效果是适应格律的需要使对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