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代诗歌鉴赏

发布 2021-08-21 18:50:28 阅读 2802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十。三、古代诗歌鉴赏。

考纲与高考。

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范围】从200年开始,全国许多省市单独命题,古代诗歌考查的范围也有较大变化。

首先诗歌创作年代跨度大大增加,不再局限于唐宋,04年开始出现五代诗1首,05年出现元杂剧1首,20年进一步扩大,上溯至魏晋,下推及清代及近代。

其次诗歌体裁的选取也打破了唐诗宋词元曲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了晋诗、五代诗、清诗、近代诗,还出现了杂剧的阅读。

就从去年考题我们可以看到,20年除了天津、福建、湖北考唐诗,全国二卷、安徽考宋词,上海、浙江考元曲这些传统题材外,绝大多数省市考查了平常不大入人眼球的诗歌,如全国一卷、辽宁、江西、四川考宋诗,湖南、重庆、广东等地考清诗,另外北京考魏晋诗,山东考近代诗,江苏则考了元人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这与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扩大阅读视野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提醒学生复习时注意两点,一是要广泛阅读,了解不同时代代表作家的风格及大体流变,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诗,二是要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和鉴赏技巧,学会提高鉴赏能力,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否则,指望在卷帙浩繁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碰到题目,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年的高考题还出现了比较型诗歌鉴赏题;20年湖南卷甚至从曹雪芹的**中选材,而且设置的题目更具有仿写表述的特征。这些都大大开拓了诗歌考查的领域,使诗歌考查变得更为灵活。

标高训练】006年17套高考诗歌鉴赏题目汇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i)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案】:(1)分几个层次其实就是分段,既为一首题画诗,当然就是首两联描写画作的内容,后两联抒发自己的感受。但是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

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修辞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

因此,回答此题时,画作内容一定要答出具体内容就是石、竹、牧童、老牛。

2)首先,第一联“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使用了白描笔触,写出了自然生机,此外,答题要注意诗歌小引中“戏咏”的“戏”字,也就是作者是一种调侃轻松的心态描摹这幅画。所以,竹石牧牛就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写照。还是这个“戏”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也没有必要厚竹薄石,它们都是自然田园中的组成部分,都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因素。

此外,根据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可知,其实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可以寄托作者的内心追求,考生也可发挥出此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ii)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案】:(1)第一问: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第二问: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

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⑴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⑵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浙江卷)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6分)(1)流水白云。

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8分)(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张可久。

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1分)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3)“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1分)曲牌 (23分)b (34分)“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分),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湖南卷)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2024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

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课时作业 基础自测 1.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 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 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注 常山阵 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朔方城 汉...

古代诗歌鉴赏

高二诗歌鉴赏考点设置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角度 1 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2 理解赏析整个诗句。3 理解 分析整首诗的内容和情。感。4 分析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 5 赏析诗歌的意境。鉴赏尝试 马嵬。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

古代诗歌鉴赏

常州期末。三 古代诗歌鉴赏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 10题。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苏轼。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注 述古 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9.请简要分析本诗的构思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