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是按诗歌的音律角度不同来划分的。古体诗在字数,句数,韵律和平仄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古代相对自由的一种诗体。其时间主要在唐代以前。
到了唐初年间,开始形成了在字数、句数、声韵、平仄和对仗等方面都有较为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二者又都属于与新诗——我国“五四”运动中形成的自由诗——相对而言的旧诗。
但唐以后仍有不少的诗人写作古体诗和乐府诗。
二、乐府诗。
实际上,乐府诗应划归于古体诗的范畴,但因其有自身的特殊性,才抽出来单列的。“乐府”,原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的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都简称为“乐府”。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诗。例如我们学过的《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乐府诗。
三、绝句和律诗。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诗只有4句,而律诗共有8句。绝句又可以说成“截句”,据说是从律诗中间4句“截取”出来而形成,但要求却没有律诗严格。
故绝句可以两两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是,律诗中间4句,即颔联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绝句还是律诗,都有平仄声和音韵的要求。超过8句以上的律诗就称为排律了。
四、词的两种风格可以分为“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两种流派,作为诗余的词,到宋代诗坛上也出现了两种风格和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作品的语言请丽、含蓄,词的内容所抒发的感情大多数都比较婉转、缠绵,其情调或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写作刻功精细,题材较为狭窄,往往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感叹不幸等。
其中也有词写山水花木,触情于景等佳作。婉约派被视为词坛之正宗,代表词人有李煜、柳永、秦观、李清照。我们学过的代表作家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等。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表现出远大理想和不凡志向,是一种新型的诗风。主要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代表作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五、散曲。我国发展到金元时代,由词蜕化出了一种比词更自由的歌曲曲种,就叫作曲。它像词一样有曲牌,有标题,但因多用于配乐演唱,就多了一个宫调——古乐曲的调试,一般为“五宫四调”的所谓九宫。
散曲的体式和词相近却比词更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六、诗词曲的技法、语言运用等知识。
1、 风格流派。
诗,可划分为“山水”、“田园”、“咏物”、“讽喻”等诗派;诗风有“清新飘逸”、“沉郁顿挫”、“质朴平淡”、“典雅庄重”、“雄浑”和“悲壮”等。
词即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
2、 表现手法。
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联想想象,或小中见大(斑中窥豹),或虚实结合,或动静结合,或据事表意(即事感怀),或怀古咏史,或议论抒情等。
3、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各尽奇妙:记叙明确过程,描写突出形象,议论抒情点明诗旨。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和或间接抒发之分。
间接抒情常常运用以物托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和寓情于景的手法。
4、 意境。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主观感情与客观风物完全融合的产物,给人或恬淡清适,或华美绚丽,或豪迈壮观,或清新自然,或安谧闲静等。
5、 修辞方法。
必须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诗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对偶、互文、拈连、讳饰及嵌字等。
6、 典故。
用典”实为古诗词中的特殊的修饰法。恰当用典会使诗句言简意赅,寓意笃远。鉴赏古诗词要注意联系典故的原始意义去揣摩典故的“语境意义”,方能正确理解体会诗的真义。
7、 语言特色。
不同的诗人的语言特色是不同的,表现的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一般地说语言有的热情奔放,洋溢深情;有的古朴清纯,不事雕琢;有的典雅文丽,才气飞扬;还有的工巧,有的自然,有的轻灵飘逸,有的凝重深沉等等。
考点分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点一般是:
1. 对诗歌字词句的理解。
2. 对诗歌中蕴含的感情的鉴赏。
3. 对诗歌中思想倾向性进行鉴赏。
4. 对作者在诗歌中透露出的观点态度进行鉴赏。
5. 对诗歌的艺术特色作出正确评价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设计主要是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细分起来如下:
1. 作家的基本情况;
2. 诗歌的分类及其特点。
3. 遣词造句。
这一点主要涉及到词义、句义、典故、节令、阕、义等等。其中考查的重点是诗句中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故关键语句是考查重点之一。
4.表达方式。
在诗词曲中,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四种,而其中考查的重点是描写的抒情两种。
5.修辞方法。
诗词曲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通感、用典等等。故这些修辞格必须掌握。
6.表现手法。
鉴赏古代诗歌,必须懂得所用的表现手法中的常用术语。如:虚实结合、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托物言志、衬托、渲染、象征、联想想象、卒章显志、过渡照应等等。
短小诗词应显得简明扼要些。
7.篇章结构。
主要是指一些古体诗、乐府诗、排律之类稍微有一定篇幅的诗。常常表现为:首尾照应、巧妙过渡、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伏笔、详略分明、虚实相生,环环相扣等等。
8.创作风格。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风格,可大可小,可总可分。大而言之主要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风格,是作为优秀的传统风格一直延续下来的。但细分起来,各诗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中,表现的是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从而形成了中国诗歌中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如:陶渊明朴素自然,不饰雕琢;李白豪放飘逸,旷达雄浑;杜甫沉郁顿挫,深忧重患;王昌龄雄健高昂、高适悲壮苍凉、郊寒岛瘦、王维诗画合。
一、陆游爱国忧民……词呢,也可以划分为豪放和婉约的不同风格。
9.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和忧国忧民”等,如果高度归纳起来,思想感情主要是以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奋发求实正面为主,而以离愁别绪、征夫思妇为辅。
鉴于对诗歌考点的分析之后,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诗歌是诗人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鲜明的节奏和精炼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那么,鉴赏诗歌必须从语言的凝炼、含蓄入手,把握诗句中关键的字词的深层含义,仔细揣摩和品味诗歌中抒发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运用的多种艺术技巧,进而准确掌握并深刻理解诗歌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考纲要求]一、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 评价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聚焦]一、怎样鉴赏古代诗歌。
1.熟悉诗歌的一般常识。
诗歌的重要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可以使诗人摆脱实际生活的拘囿,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境地透视过去和未来;也可以强化感情,增添作品的绚丽色彩。优秀的诗歌总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只有具有想象力的诗歌,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
诗歌的另一特点是强烈的感情抒发。饱含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重要特征。诗歌的感情可以直接抒发,也可以间接抒发,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据事发意。
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诗歌的语言具有和谐悦耳的**性。诗歌的**性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中国古代的律诗是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的。
2.对古代诗歌要有大致了解。
古代诗歌的种类形式很多,一般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古风)、近体诗(格律诗)。古体诗只要押韵即可,字数、句数、对仗都不作严格要求。
而近体诗在音律、平仄、字数、句数、对仗等方面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
3.感受诗的形象。
诗人创作诗歌时,其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都是以想象为中介而融合成诗歌形象的,读者就应该透过诗人感情世界的窗口,借助联想、想象,涵泳意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眼前再现出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深入体味诗中要暗示启迪读者的思想内容。鉴赏时认真理解诗人塑造的形象,以利把握主题。
4.领会诗的意境和感情。
诗的意境,就是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为了创造出和谐、完美、鲜明的意境,诗人常常把抒情同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和象征、联想和想象等手法,那么,鉴赏诗歌时也应借助这些艺术手段来体会诗人所创造的意境。
5.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之美集中表现在精炼美和**美上。“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诗句足以说明古人在诗歌语言上的炼字,简直是呕心沥血的。
古代诗歌语言还具备以下特点:
省略成分多,要靠体会诗意时补充。
因格律或押韵需要,字词倒置的现象十分普遍。
诗词中的用典使诗意丰富而篇幅短小。
诗词语言的跳跃性大,必须准确把握诗人的思路,才能很好理解诗意。
诗词具体的用词活泼,一字传神。
诗词讲究平仄、押韵,节奏感强烈,琅琅上口,易诵读,能歌咏。
总而言之,鉴赏诗歌离不开“身同感受”的体悟,感受形象,理解内容,评价优劣密不可分,相互作用。
二、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1.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明白词语的含义。这里词语的含义并非指一般的意义,是指特殊的含义。一是指诗、词、曲中使用了的典故,只有理解了典故的意义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用意。
如《从军行》中“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关山月”即为用典。“关山月”本是汉乐府诗题,这类诗歌是歌咏戍边将士之苦和思乡之愁的。这里作者是用“关山月”来表达这些愁苦的。
另一方面是指一些词语的语境意义,而这些语境意义常和一些修辞手法连在一起。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闹”了。
这里的“闹”生动形象描绘了杏花盛开时成团成簇的盛况,和枝头上蜂飞蝶舞的繁忙景象,这“闹”有充盈和生机盎然的深意了。
理清句子的结构。诗歌的语言是力求凝炼的,有时还工整对仗,讲究音韵,造成句子有如下特点。一是省略跳跃,要做必要的补充;二是语序排列颠倒,理解时必须调整成正常的语序后才能正确。
调整语序主要是依据词语意义之间的关系。
2.进而理解深层含义。
理解诗句的语境意义。一般从两方面入手。a.
对上下文中有关词语要联系起来理解。b.联系作者或所写事件历史背景来理解。
作者诗中意思不会无病呻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感而发的,联系作者处境和作品背景。可使我们深入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课时作业 基础自测 1.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 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 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注 常山阵 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朔方城 汉...
古代诗歌鉴赏
高二诗歌鉴赏考点设置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角度 1 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2 理解赏析整个诗句。3 理解 分析整首诗的内容和情。感。4 分析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 5 赏析诗歌的意境。鉴赏尝试 马嵬。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
古代诗歌鉴赏
常州期末。三 古代诗歌鉴赏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 10题。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苏轼。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注 述古 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9.请简要分析本诗的构思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