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教学过程:
一]讲解以下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的课题是“如何读懂古典诗词”,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在最近的诗词鉴。
赏作业中,我发现许多同学没读懂诗词,而读懂是鉴赏的前提。我们先来看《考试说明》
中对古诗词鉴赏的二点要求(投影):
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师:我们在复习课内古诗词的过程中已经归纳了一些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下面请吴**同学带大家来回忆一下。
生:要关注题目、关注作者的概况、关注首尾句、关注情感关键词、关注意象、关注……(想。
不起来)师:还要关注些什么呢?
生:唔——师:诗歌主体与题目之间有时会出现什么?
生:哦,要关注文题间的注释,还要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坐。下面我们再集体来回忆一遍(投影)
读懂”的八项方法。
1、 关注题目(解释:包含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
2、 关注首尾句(联)(解释:首句:点题目;尾句:显主旨)
3、 关注情感关键词。
4、 关注意象。
5、 关注文题间的注释。
6、 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解释:经历、思想、风格)
师:只要我们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要读懂一首古诗词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请看下面这。
个例子(投影)。
[二]举例导读。
题目。作者: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师:这首诗的题目被我暂时隐藏了起来,大家先集体朗读一次,注意边读边将文字还原成画面。
生:(朗读)
师:大家没把“鹊喜声”读成“喜鹊声”,这说明大家读得很用心。读诗就要用心,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诗的前三句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有请黄**同学。
生:(紧张)描述了……天明……还有月……还有星……月落……星没落……(轻松而友善的笑声)
师:(微笑)答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在什么时候有一个怎样的人在干什么。
生:(镇定,边想边说)描写了天将明的时候,哦,应该是描写了有一个人整晚没睡,独自守着一盏灯。天明的时候,不,是天欲……是天将明的时候,他(她)披上衣服到门口去张望。
师:(问大家)是这么一个情景吗?
生:(齐声)是!
师:很好,请坐。前三句描述了有一个人独对孤灯彻夜未眠,月落星稀天将明的时候,她披上衣服走到门前张望的情景。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她“披衣更向门前望”呢?
生:(杂声)她睡不着。
师:她整晚都睡不着的呀,为什么不早不迟偏偏在天将明时才去望呢?
生:(大声)哦,她听到了鹊喜声。
师:为什么她听到鹊喜声就想到门前去望呢?
生:因为鹊是来报喜的。
师:李**,请说说你是怎样判断出它是来报喜的呢?
生:因为“鹊”的后面有个“喜”字。
师: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中的鹊也是来报喜的吗?
生:不是。师:为什么?
生:……师:在这句中,鹊的前面是哪个字?
生:乌。师:“乌”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师:黑色会给人什么感觉?
生:不愉快。
师:既然会让人感到不快,那它是来报喜的吗?
生:不是。师:判断一个意象的含义,要关注什么?
生:关注意象之前之后的关键词。
师:这些关键词往往表什么?
生:表情或表意。
师:其实你刚才就已经关注到“鹊”字后面的“喜”字了,有这个意识是相当好的,以后要把这种意识强化习惯。请坐。
《短歌行》中的“乌鹊”就是乌鸦,在传统的意象中是不祥之物;而本诗中的鹊不是来报忧而是来报喜的。这个人以为鹊是来报喜的,她以为有喜事降临。那么大家不妨来猜猜会有什么喜事降临呢?
生:(沉思)
师:诗中有一个词隐约有所透露……
生(甲):不忿?
生(乙):不忿!
师:“不忿”说明有什么喜事降临呢?
生:……生:“孤”字。
师:为什么呢?
生:“孤”是孤独的意思,这个人希望有人来陪,或者说他(她)在等某个人。
师:你的推断很正确,这个人在等谁呢?
生:……师:现在让我把题目显示出来,你们就会恍然大悟的。请看——(引出题目:闺情)。请问这个彻夜难眠的人是谁,她在盼望谁归来?
生:是一个独守空房的**,她在盼望丈夫回来。
师:张**同学,她的丈夫是否回来了呢?
生:没有。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不忿。师:“不忿”是什么意思?
生:……师:有个词语叫做“心生不忿”——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生:“不忿”就是很生气。
师:这个**对什么很生气?
生:对喜鹊。
师:她为什么还要对喜鹊不忿呢?
生:因为她听到鹊喜声,以为丈夫回来了,谁知出门一看并不是,所以觉得受了欺骗。
师:分析得很好,请坐。(问大家)这个情感关键词显示了闺中**怎样的心理变化?
生:(杂声)由惊喜变为生气。
生:(杂声)由希望变为失望。
师:可以归纳为:由惊喜转为失望,由失望产生愤懑。经过以上分析,你能概括出这这首诗的主题吗?
生:表达了**独守空房的痛苦和对丈夫的深情。
师: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读懂一首诗首先要关注什么?
生:题目。师:我们再看另一首诗的题目(投影)
寒食寄京师诸弟。
作者:韦应物。
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请李**来说说。
生:大概是想念京师的各位弟弟。
师:你关注了题目中的哪个词?
生:寄。师:“寄”是什么意思?
生:有寄情之意。
师:那“寒食”是什么意思?
生:寒冷的食物?
师:把寒冷的食物寄给京师的各位弟弟?
生:(摇头)
师:请坐。到底“寒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把诗句显示出来,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显示诗句: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师:哪个词可以解释“寒食”?
生:(高声)空斋。
师:那根据“空斋”,“寒食”是什么意思呢?
生:斋嘛!师:你是说“寒食”是冷的斋菜也就是冷的素菜吗?
生:(众人笑)
师:看来这个词不能担此重任。到底是哪个词呢?
生:……师:假如我们姑且认为“寒食”就是“寒冷的食物”,那食物在什么情况之下是寒冷的呢?
生:……师:例如我们放学回到家,想弄点热辣辣的东西吃,可是没有煤气没有电,那只有冷着吃了。
生:(狐疑)禁火?
师:没有了火,是不是只能吃“寒食”啊?但“寒食”的确不是理解为“寒冷的食物”,它是古代一个节名。
从清明前一天起,古人要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现在有的地区就管清明叫寒食。这个问题提示我们,如果我们对题目不太理解,我们可以先分析诗歌的首两句,因为这两句往往起着点题的作用。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就是对题目《山居秋暝》的解说。
读懂了题目之后,我们再来思考另一个问题: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
生:想。师:周**,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题目有“寄京师诸弟”,而第三句有“想诸弟”,不但句式相同,而且“寄”跟“想”的。
词义很相近。
师:你的理由很充分,思维很清晰,我想的“想”跟你想的“想”的是一样的。请坐。那“想”字流露出诗人对远在京师的诸弟怎样的感情?
生:深切的思念。
师:除了诗眼之外,还应关注哪些词?
生:空、冷、独、寒。
师:这些关键词表明远离亲人的作者怎样的心境?
生:孤独、寂寞、凄凉。
师:这首诗写的是寒食节思亲,有一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思亲,有印象吗?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里面有句名句是——
生:(齐声)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读懂一首诗,既要关注题目又要关注表情表意的关键词。下面我们来比较以下两首诗歌:
春夜闻笛。作者: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我们先集体来朗读一遍,要记住边读边把文字还原成画面。
生:(齐读)
师:课前发给大家的材料上有五道题,给三分钟时间边默读边划出需要关注的词句边思考。
三分钟后。师:我想请李**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以题材划分,这两首诗分别属于哪一类?
生:两首都属于羁旅行役诗。(田园诗、边塞诗、闺怨诗、羁旅诗、怀古诗、送别诗、迁谪诗等)
师:可以说说你判断的理由吗?
生:“迁客”说明诗人迁居了,不在故乡居住了,因而怀念故乡,所以是羁旅行役诗;“故园情”表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所以也属于羁旅行役诗。
师:我想请你把题目再认真地读一遍。(顿)发现什么了没有?
生:(摇头)
师:先请坐下。大家说,我们要关注题目中的哪个词?
生:(齐声)分别。
师:“分别”说明了什么?
生:这两首诗是不同类的。
师:非常好!侯**同学,你认为这两首诗歌分别属于哪一类呢?
生:《春夜闻笛》属于迁谪失意诗;《春夜洛城闻笛》属于羁旅行役诗。
师:也请你说说判断的理由。
生:《春夜闻笛》中“迁客”的意思是被贬被流放的**,不是迁居异地的人,因而是迁谪失意诗。《春夜洛城闻笛》除了“故园情”之外,还要关注“折柳”一词,“柳”在古诗中往往寄托依依惜别之情,也寄托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是羁旅行役诗。
师:大家同意她的分析吗?
生:(齐声)同意。
师:回答得非常完美!请坐。我们刚复习过一首诗,也是迁谪失意诗,大家还记得吗?
生:……师:这首诗很长……是一个姓白的人写的……里面说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生:(兴奋地齐声)《琵琶行》。
师:对了《琵琶行》中有一个句子与“迁客相看泪满衣”的情景有点相似,就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我们接着讨论下一个问题,邓**同学,请你来说说这两首诗歌的主题有何不同?
生:《春夜闻笛》的主题是表达怀才不遇的痛苦;《春夜洛城闻笛》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师:仅仅是怀才不遇吗?
生:……师:怀才不遇之后怎么样呢?
生:(想)他想再受重用。
师:如何得知?
生:雁北飞说明他想回朝廷。
师:雁北飞如何就能说明他想回朝廷?
生:因为都城在北方。
师:你的推断很有道理的。古代的南方是一个荒蛮之地,因此**一般都往南贬。请坐。(向大家)除了关注“北飞”一词外,还要关注哪个词?
生:不待。师:“不待”说明了——
生:说明了作者急切的心情。
师:作者被贬,心中悲痛,又急切盼望能象雁一样早点回去。
那《春夜洛城闻笛》中起点题作用的意象是什么呢?
生:折柳。师:作为名词的“折柳”是什么意思?
生:是一首曲子的名称。
师:为什么?
生:题目是闻笛,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可见折柳是一首曲子的名称。
师:大家说对吗?
生:(齐声)对。
师:请坐。王**,作者李白的人生概况对你理解这首诗有帮助吗?
生:有。李白一生飘泊,自然会思念家乡。
师:请坐。李白被赶出宫门后,仕途的失意让他深感“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悲哀;他一生飘泊天涯,也让他对故乡产生了深深的思念,如《静夜诗》中所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是人的根,是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再比较下面两首诗(投影)。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譬 大语文论坛 教学一线。情怀而感动 更为他高贵的人格与博爱精神而折服。四 采撷智慧之花。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 春夜洛城闻笛 就交代了时间 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征人怨 题目中的 征人 交代了写作的对象 暗示了诗的题材 边塞诗,怨 字还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交代了写...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作者 高冰峰。作文周刊 高一版 2011年第50期。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喜欢古代诗歌的学生很少 在考试中,古代诗歌鉴赏也一直是得分率偏低的题型。遇上古诗,学生最大的困难往往就是读不懂。针对这个问题,我提三点建议 一 我们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重回古人的生活情境,填补古今之变所形成的时代鸿沟,进而理解古代诗人...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作者 蒋云忠。高考金刊 理科版 2016年第02期。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大舞台的传统保留 节目 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思想感情,语言品味是常考内容。诗虽然是抒情的,但解答诗歌鉴赏题却是理性的,有规律和技巧可循。no.1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1.1人物塑造方法。1 细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