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专项

发布 2021-08-21 18:47:28 阅读 3864

诗歌鉴赏专题导学案01

把握关联和区隔,读懂诗歌。

关键问题。一轮复习中,我们学习了鉴赏诗歌的常用术语,了解了诗歌语言的特征以及诗歌的章法特征,但在鉴赏过程中却因不能很好地利用诗歌的语言特点与章法特点来关联诗歌内部信息,进行互相印证、推理而导致不能很好理解诗歌。本章将从“把握关联和区隔”角度来谈如何更好读懂一首诗。

典例分析。一、2024年北京高考卷。

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参***】c

试题分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

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

解读分析】《柳堤》是一首即景咏怀的五言律诗,全诗暗扣标题“柳堤”二字来描写春日美景,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全诗四联八句,起承转合,前后照应,结构谨严,语短情长,意蕴丰富。首联暗扣标题,“春江水正平”扣题目中的“堤”字,“密树听啼莺”扣题目中的“柳”字。

颔联“十里笼晴苑”扣“堤”,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扣“柳”,暗指“细柳营。诗人由首联的所见所闻,进一步展开联想,极力表现柳堤上的春意之广。“十里”扣“堤”,借助联想写出了堤的范围之广;“千条”扣“柳”,运用想象极写柳树的数量之多。

颈联善于选取春天典型意象来表现柳堤之浓浓春意。“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每一句的前后两种意象构成因果关系:因“雨香”而“飞燕促”,因“风暖”而“落花轻”。

尾联转入抒情,揭示主题。句中诗人有意避开“柳”字而只说“攀折”,暗用“折柳”这一传统意象来传达离别相思的主题。在情感的抒发上,委婉蕴藉,新颖独到,诗人没有直接说离别相思有多苦多深,而是运用拟人,赋予柳以人的情态,盛赞柳树是那样的善解人意,饶有情趣地指出柳树是为了慰劳离别相思之人,才年年长得如此繁茂的。

二、2015四川高考卷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参***】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参***】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分析解读】这首诗中较难理解的词语包括:岑(生僻词)、狎(生僻词)、暗金(比喻义)、松桂(象征义)。“岑”虽生僻,可根据字形推断但此字为“山”字头,可理解为山。

“狎”可迁移推断,联系《黔之驴》“稍近,益狎”中的意思,可理解为亲近或亲昵。物外狎招寻,成分有省略,语序有颠倒。补入省略的成分并且恢复语序,就是“(于)物外招寻(可)狎(之境)'。

意思是到世外去寻找可以亲昵的环境。物外,世外。狎,亲昵。

招寻,寻找。

暗金”比较费解,庭院中不可能落金子,故应为比喻义。是比喻槐树落下的树叶还是落下的槐花,抑或其他?我们可推断一下。

落叶应在秋季,落花应在暮春,而标题中是在夏季,故既不是落叶也非落花,再结合颜色判断,“暗金”应为暗黄色,与槐树的落叶、落花的颜色也不相符,根据上文中的“返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推断为晚霞余晖。

松桂”作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经常象征人的品格高尚,这里是用来形容诗人的品格高尚。解决了以上词语的理解,我们可将这首诗大致翻译一下:夕阳从层层叠叠的小山上落下,光线返照回来,我和夏少府摆脱了公务的烦嚣,亲近地想到招引,到山野人家寻幽探胜。

山野人家小路旁边的兰花将衣服上的玉珮都熏得有了幽香,庭院中的槐树间透下金黄色的晚霞余晖。山谷空远幽静,风声显得格外响,月色显得格外浓。(来到了这里),我们全部排遣了官场繁杂公务的牵累,只留下了如同青松、桂花般高尚的心。

三、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抒写了诗人感慨无故友可攀谈,无人与之共品茗以及同享湖山之乐的孤独惆怅之伤。

诗歌解读】这首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抒发了诗人对闲适山林生活的自得之乐。首句“湖山”二字勾勒环境,笔力开张;颔联和颈联分别承前写“湖”,写“山”,描写了清幽美丽的水滨景色和山地风光。读诗至此,真令人以为诗人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此地了。

但尾联笔锋陡转,诗人不禁长叹一声,感慨自己的故友或不在自己身边,或已不在人世,无人可与之共品茗谈心,同享湖山之乐的孤独惆怅之伤。

四、2024年全国课标甲卷。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诗歌解读】韦庄诗写出了时空的区隔,孤灯之下,一觉醒来,仿佛刚才睡梦中回到了江南;心情惆怅,起身出屋,看见一轮明月,已经斜挂山顶。以梦境连接过往江南岁月的想象,再到当下此地山月斜照的孤独怅惘。郭震诗则写出他者与自我,主体与客体的区隔。

首句“几代生涯傍海涯”中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说明渔民世代在海边生活,“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灯前笑说归来夜”句中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白天的时候在海上捕鱼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十分开心惬意。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该诗抓住自以为洒脱的客中游子半夜梦中醒来时心头突然涌起思乡之情这一瞬间的心理变化,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了主人公被乡关之思、亲爱离别之情所困扰的复杂心绪。本来是浪迹天涯,豪迈洒脱,不想灯前一梦初醒,结果惹起一腔思乡愁绪,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

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客中游子心里的迅速变化,轻轻点明这一变化是由“一梦”引起,却不说出梦的具体内容,也不说出心理变化的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一切意在言外。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参***】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试题分析】在韦庄的诗中,作者所置身的“灯前”是一个有隐含前提的典型场景,那就是作者远离家乡亲人的孤单漂泊。因此,作者所对之灯,正是传统文学艺术表现孤独主题的常用意象———孤灯”,抒情主人公必然是独处的,必然是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的。在诗中,作者一梦初醒,梦境如何,诗中没有交代,但应依稀萦绕于脑海之中,但“惆怅起来山月斜”,此“惆怅”必与梦境相关,而醒来后所见的孤灯,也必有助于唤起浮现于梦中的内心深处的情思。

可以想见那一刻的情景:梦里不知身是客,而梦境已经离去,只是恍恍惚惚还有一点踪迹存留,能让作者更加意识到自己是他乡游子的,只有这个“灯前”的场景吧。而郭震笔下的“灯前”则完全不同。

郭诗题为《宿渔家》,应该也是身在客中,但在郭震眼中的情景,却是水上渔家虽然清苦辛劳,但一家和睦同居,其乐融融的温馨生活图景,这里的“灯前”,带给人的感觉是温暖,是愉悦,是家的感觉。

巩固训练】1.下面这首诗歌,赏析诗中尾联运用的表现手法。

题大庚岭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燕,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2. 赏析下面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冬夜听雨戏作陆游。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如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注】诗人时年54岁,告别军旅回到故乡。

3.阅读下面的宋词,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赏析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云门道中晚步李弥逊。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铺陈了漫步云门道中所见暮色笼罩下的山水景色,“山转岗回”、“步随”、“独绕”等字眼点明行动轨迹。

b.首**写诗人云门道中所见,以“暗东西”“路更迷”紧扣诗题中“晚步”,勾勒出傍晚山林幽深晦暗的概貌,为下联展开具体描述蓄势。

c.颔联从诗人主体活动的角度运笔,出句与对句以“望”和“步”分别领起,描绘景象目力所及比脚力所及来得更为阔远,笔力新俏,推陈出新。

d.尾联描写画外沉醉美景的诗人与画中扶着青藜杖醉酒老叟相映成趣,与卞之琳《断章》中主客体位置调换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诗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试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古代诗歌阅读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考点12 古代诗歌阅读。一 2014 新课标全国卷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 2题。阮郎归。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 ...

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 15题。暑旱苦热 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道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屠 字下得尤为精妙。屠 是杀...

古代诗歌阅读

注 作者一作秦观。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劫 围棋术语。8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六 2015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 9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闻说轮台路 连年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