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学案五诗歌鉴赏的延伸阅读。
一) 考纲解读。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和评价要求考生读懂文本,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体察和评价,有时还需要考生向课外延伸、**。
.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和**要求考生读出自己,说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需要考生在准确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读书经历和生活阅历,表达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
所谓“ 阅读延伸”,是以阅读为基础,以联想感悟为核心,以书面分析为呈现方式的个性化、综合性的一种阅读活动,“ 读出自己”,是以“ 读懂文本” 为前提的,看重考生独立**的能力。
二) 诗歌阅读延伸题特点。
1.关注学生个体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既要求“ 读出文本”,又要求“ 读出自己”。 对于“ 读出文本” 类试题,考生需要对文本内容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对于“ 读出自己” 类试题,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作答。
2.问题具有启发性、体验性、选择性、**性和开放性。
三) 阅读延伸试题常见题型。
.理解赏析型。
这类试题常常针对诗歌的形象、语言、意境、表现手法、风格、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等方面设题,考查考生深入理解、赏析诗歌文本的能力,就是要“ 读懂文本”,或在“ 读懂文本” 的基础上由文本向文本外的相关知识延伸。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①
王维。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② 。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钱起。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山献③ 。
注] ①钱少府:这里指诗人钱起,时任蓝田尉。 蓝田:
地名,近长安,王维在蓝田有辋川别业,第三句中的“ 山中” 即指此处。 ②蕨:一种野菜。
轩冕:古时大夫以上**的车乘和冕服,这里借指官位爵禄。 ③山献( y山峰。
两首诗都写了春夜相聚时的景象以及对此的喜爱,但也有不同点,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不同。
答案 ①王诗中“ 却忆” 句写对往昔山中生活的回忆,写山涧西边的简陋小屋,清闲自在的生活情致。 钱诗主要写当时的情景,月随客到,春山夜月,幽幽修竹下,宾主逸兴不浅,远离尘世杂念,不能不让人想起世外桃源。
王诗中“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表达了对钱起闲适的隐居生活的羡慕,表达了自己对官宦生活的厌倦。 钱诗中“ 孤” 字,体现诗人别后的失落与孤单,又着“ 绝” 字,语气更为怅然,抒发了离别的惆怅。
.联想感悟型。
此类试题常常要求考生针对文本中的形象、哲理、情趣等进行思考、联想,或谈谈自己的理解、感悟。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耘田鼓[ 注]
后蜀] 可朋。
农夫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公降之以雨, 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足。
注] 耘田鼓:古代挂在田头树上的鼓,农忙时敲击,以激励催促农人提高劳作效率。
本诗通过“ 击鼓” 这样的生活小事,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请指出这是什么写法,对这种写法做简要分析。 (不少于 20字)
答案 ( 示例)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 两句描写了农夫在田间,头顶烈日,脚踩焦土,艰辛劳动的场景( 要点:“ 农夫艰辛劳动” 或“ 农夫劳作环境艰苦”)。承接上句“ 一何苦”,为下面抒写诗人的心愿做铺垫( 或“ 暗含与公子王孙筵宴享乐的对比”) 要点:
“ 承上启下” 或“ 对比”),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 要点:悲悯),以及对王孙贵族只知享乐漠视百姓疾苦的不满( 要点:不满)。
.由文本向外辨析型。
根据文本内容提出的问题,给出辨析内容或链接材料,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运用、比较、辨析能力。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情诗。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① ,处者歌式微②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 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 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
②处者:这里指役夫的家人。 式微:
出自《诗经》,有“ 式微式微,胡不归?” 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链接材料]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 都体现了建安文学“ 悲歌慷慨” 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
答案 《情诗》:抒发了游子行役不得归的思乡怀亲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身处乱离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寄寓了曹植有志不得伸的凄怆伤悲之感。 《短歌行》:
表达了对时不我待的忧思,对天下贤才能士的渴慕,抒发了曹操欲结束战乱、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
.评价型。这类试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本中的某一观点、某一言论,文中的形象、意境或表现手法等进行评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李纲②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 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③ 何曾专美。
注] ①晋师胜淝上:这里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 淝水之战”。 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
②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 ③周雅:
这里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前人评这首词:“ 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 淝水之战” 有何用意。
答案作者写“ 淝水之战” 是为了借古讽今。 词中写东晋凭借长江天险的地理优势和任用有才能的将士谋划作战,最终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敌人,借此劝谕南宋统治者要鼓足信心, 因为南宋有同样的地理优势,也不乏抗金的人才,只要借鉴历史经验,坚决抗击金兵,就一定能以弱胜强,抵御外辱,因此前人评这首词“ 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
.拓展型。把题目涉及的内容扩大、延伸,要求考生从文本出发,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及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李太白画象。
宋] 李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 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 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龙巾。
① 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 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 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② 。
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 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
注] ①相传李白醉酒呕吐, 唐玄宗以巾帕为其拭面。
“ 大儿中令”“ 坐忘人”,分别指李白的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
链接材料]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摘自余光中《寻李白》)
余光中诗句中的“ 剑气”,可理解为李白的才气、豪气。 请结合李纲的词作或你的阅读积累,对“ 剑气” 加以阐释。
答案 ( 示例) 李白的“ 剑气” 首先是令人叫绝的才气,他自酌一杯清酒,不甘寂寞,便写出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的绝美意境,月、人、影信手拈来,而有机合一,体现出李白的才华横溢。 李白的“ 剑气” 还是不慕权贵的豪气。 他振臂高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豪言壮语,表达他对权贵的蔑视与自己尊严的捍卫。
比较鉴赏: 设问方式]
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例如:《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 雁引愁心去” 一句,有的版本写作“ 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例如: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词中“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与《书愤》中“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相比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象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例如:简析南宋汪元量《 湖州歌( 其六) 》中“ 大江东去水悠悠” 与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的比较。 例如: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其一)》和《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其三)》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 的形象?
不同诗歌选取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例如:《丹阳送韦参军》《暮春浐水送别》两首诗都写到“ 水”,各有什么寓意? 请进行简要说明。
答题步骤]
熟悉诗句,并能准确理解。
根据题意要求,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进行恰当鉴赏。
用“ 相同” 去鉴赏“ 不同”,存“ 同” 赏“ 异”。
古代诗歌鉴赏学案
1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人归东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注 首联 戍 字,名词,堡楼。颔联 汉阳渡 系长江渡口 旧址属今武汉市 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 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 起调最高 其意思...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课时作业 基础自测 1.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 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 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注 常山阵 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朔方城 汉...
古代诗歌鉴赏
高二诗歌鉴赏考点设置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角度 1 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2 理解赏析整个诗句。3 理解 分析整首诗的内容和情。感。4 分析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 5 赏析诗歌的意境。鉴赏尝试 马嵬。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