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答:2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4分)
答:3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4分)
答:4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5点绛唇。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刬:念(chǎn),袜刬,是说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简析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4分)
6、 登幽州台①歌陈子昂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注:①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②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7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
[注] 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分)
8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此诗是诗人任侍御史时,因上书论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所作。
西陆:指秋天。②南冠(guān) 指囚犯 ③玄鬓:即蝉鬓。古代妇女的鬓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像蝉翼的影子,故玄鬓即指蝉。
试分析诗中“蝉”的形象。(4分)
9送人归京师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4分)
10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试分析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4分)
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答: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彩,且更新颖。
(意思对即可。认为“雁别秋江去”更妙,言之成理亦可。)
2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4分)
答: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4分)
答:“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4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多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孤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5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刬:念(chǎn),袜刬,是说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简析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4分)
答: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6、 登幽州台①歌陈子昂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注:①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②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a、概括全诗内容。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渴望被任用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此诗塑造了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从时间的角度,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将“怆然泣下”的诗人置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突出诗人的孤独苦闷。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7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
[注] 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分)
答:a、概括全诗内容。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的如同秋霜,只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抗敌前线,身却老死在家乡的山林水边!
中心:主要表达的是作者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反映陆游壮志难酬,悲愤和感慨。
b、简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人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8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此诗是诗人任侍御史时,因上书论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所作。
西陆:指秋天。②南冠(guān) 指囚犯 ③玄鬓:即蝉鬓。古代妇女的鬓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像蝉翼的影子,故玄鬓即指蝉。
试分析诗中“蝉”的形象。(4分)
答:a.该诗展现了蝉吸风饮露,行为高洁的形象。
b.“露重”“风多”“难进”“易沉”等词表明蝉餐风饮露,体现了蝉的高洁,也表现了蝉遭遇不幸。3.
抒发了诗人的高洁之志以及世道的艰难,自己无辜受害的冤屈。借蝉明志,寄托作者的不平和悲愤。
9送人归京师陈与义②
诗歌鉴赏练习
考纲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1 点出该字,并明确该字在诗句中的意义 2 展开联想,结合全诗分析该字在诗中描写的景象 3 点出该字渲染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委婉含蓄 雄浑奔放...
诗歌鉴赏练习
诗歌鉴赏练习之边塞与闺怨。1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 2 诗题为 征人怨 通篇虽无 怨 字,但句句有 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答 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
诗歌鉴赏练习
9.15资料诗歌鉴赏复习。一 思考一下问题 1 按内容主旨来分,诗歌有哪些种类?2 诗歌中往往会表达出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3 你接触过诗歌鉴赏题的哪些考法?二 诗歌鉴赏考点。1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2 鉴赏诗歌的语言3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作者的情感或观点态度 鉴赏要点一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