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联结词说课稿

发布 2021-06-11 08:18:28 阅读 2494

1.6逻辑联结词说课稿。

教材分析。本章第二部分“简易逻辑”。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的理解概念,正确的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本小节内容是在初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知识和高中学过交、并、补知识后,掌握了简单命题的推理方法的基础上,首先给出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然后介绍了判断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

学生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正确理解和准确应用。课时内容教学目标:

1、命题的概念,“或”、“且”、“非”的含义;2、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3、理解、掌握判断复合命题“非p”、“p且q”、“p或q”的形式的真假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

1、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教学难点:

对“或”的含义的理解及对复合命题“p或q”真假判断的方法。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

生]自学课本25-26页到例1上面的内容。[师]强调命题的概念,注:“可以判断真假”是关键。

可以通过课本实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命题的概念,还可补充同步13页,也可由学生说一些语句,然后大家去判断是否是命题。

师]指出“或”、“且”、“非”叫逻辑联结词;接下来由课本④、⑤命题介绍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是复合命题。

分类:“p且q”、“p或q”、“非p”三种形式。

通过例1使学生可以正确判断命题形式及构成的简单命题。课堂练习:26页

生]自学27-28页到例2前的内容。

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真值表;[生]总结规律:(1)“p”与“非p”的真假相反;

2)“p且q”形式,同真为真,其它为假;(3)“p或q”形式,同假为假,其它为真。

师]总结:关键是判断p,q命题的真假,再利用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通过上述讲解,由学生完成例2,师做简单讲解。课堂练习:28页小结:1、命题的概念;

2、对“或”、“且”、“非”的理解;

3、对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真值表的理解记忆。作业:作业纸。

1.7四种命题说课稿。

说课时间2006-9-21说课人:田红梅。

教材分析:本小节首先从初中数学的命题知识出发,给出四种命题的概念,接着讲述四种命题的关系,最后介绍反证法。通过本小节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四种命题及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对于给出原命题要能够准确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然后使学生通过实例归纳总结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理解掌握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及这种等价性在判断命题真假时的灵活应用。

教材中介绍了“若p则q”形式的命题也是一种复合命题,其中p与q可以是命题,也可以不是命题,而教材中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与q均基本上都不是命题。例如:x>2,则x>4。

命题中x>2和x>4都不是命题,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能分清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与结论即可。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的理解与应用,特别是对于复合命题“p或q”和“p且q”的否定的掌握是必要的,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p或q”的否定是“非p且非q”,“p且q”的否定是“非p或非q”及这一结论在判断命题真假时的应用。对于反证法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熟悉反证法,而对反证法的掌握还需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提高。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2、掌握四种命题形式的表述3、理解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4、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四种命题的概念及表示形式2、由原命题准确写出另外三种命题教学难点:由原命题写出另外三种命题教学方法:读、议、讲、练结合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

初中学过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命题的逆命题?使学生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由生自学课本页到例1上面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2、原命题的形式表示为“若p则q”则其它三种命题的形式如何表示?师提问给出四种命题的形式: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结合例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种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例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负数的平方是正数;(3)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师强调:关键在于分清条件和结论。

课堂练习:30页;33页习题

通过四种命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得出31页框图。找出其中互为逆否的两组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

小节:1、四种命题的概念、形式及相互关系;2、注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2、理解和掌握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3、掌握反证法的基本方法。

4、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的判断2、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

教学难点:互为逆否命题的真假性在判断命题真假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四种命题的概念及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

引入:写出命题“若a=0则ab=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由生完成并总结得出命题真假的判定关系:(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师强调:互为逆否的命题的真假相同它们具有等价性。

师生共同完成例2课堂练习:32页补充例题: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x2且y3,则xy5;(2)若a2b20,则a、b全为0。

注意分清条件和结论,并注意“或”、“且”、“非”、“全”的否定的语句表述的准确性。复习反证法的步骤:

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3)由矛盾判断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注:若用直接证法比较困难时,可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当命题结论的反面不止一个时,必须将结论所有的反面情况逐一驳证,才能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讲解例3。注意命题的反面有两种情况,强调规范解题方法和步骤。

讲解例4。强调几何文字叙述要写出已知、求证,必要是可画出图象;引导学生回忆垂径定理。

归纳: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时,关键是从假设结论的反面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可能与命题的条件或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等相矛盾的结论,这是由假设引起的,因此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结论的正确性。课堂练习:

33页1

小结: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反证法作业:作业纸。

二逻辑联结词说课稿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高中数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六节逻辑联结词 地位和作用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的理解概念,正确的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掌握和应用。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基本的逻辑知识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

逻辑联结词

第5课逻辑联结词。考试目标主词填空。1.基本概念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 称或,且 为逻辑联结词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 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2.填写 真值表 题型示例点津归纳。例1 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 抛物线没有渐近线 2 72...

逻辑联结词

例1 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 台湾是中国的。b 两军相遇勇者胜。c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d 连接a b两点。分析 d 是描述性语句 答 d 例2 命题 方程x2 4 0的解是x 2 中,使用的逻辑联结词的情况是。a 没有使用联结词。b 使用了逻辑联结词 或 c 使用了逻辑联结词 且 d 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