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延芹。
**:《江苏教育研究》2023年第06期。
摘要:通过概述国内外有关就业能力内涵和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和结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结构;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102-03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教育蓝皮书》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初次就业率高于“211”和“985”院校的平均水平;高职学生月薪也略高于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1]一个个鲜活的数据前所未有的刺激着普通老百姓的神经。然而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对口就业率不高、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批评声也不绝于耳。
那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究竟如何,相关研究和调研亟待加强。本课题组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结构入手,不仅可以明晰事实,更可以有的放矢地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和基础。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研究概述。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age)于2023年提出。他认为就业能力就是“个体的可雇佣性”[2]。随后,西方学者不断丰富和拓展就业能力的内涵,其定义由粗到细、从简到繁、从静态到动态、从二维到多维。
如哈维(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具有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总和”[3];希拉吉( 和波拉德(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4];奥佛顿(c. overtoon)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有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5];耐特(knight)和约克(yorke)等提出就业能力是“知识、技能、态度、元认识等四维模型的产物”[6]。如今,西方学术界对就业能力的理解愈发复杂和成熟,已经从获得和保持工作的个人能力(狭义内涵)演变为受社会、组织影响,**、雇主、劳动者三方有责,即“个体因素—个人环境—外部环境”下的能力研究框架(广义内涵)。
就业能力及素质需求结构研究
第 期。定人教育。总第 期 就业能力及素质需求结构研究。郑孝庭,范焕珍。九江学院,江西九江 摘。要 文章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对社会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得到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素质因素的重。要性评价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提炼出用人单位就业能力及素质需求结构,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共计 种能力和素质,以...
护士共情能力结构及作用研究
三 共情结构。1.双因素论。1 功能视角。共情结构的功能视角从共情的两个构成因素解读共情的基本结构,认为共情由认知及情感组成。fesback认为共情的结构有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崔芳等研究表明,共情的组成亦包括认知和情绪成分。2 过程视角。decety等从神经科学角度,结合共情的基本过程,指出共情的调...
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影响研究
作者 和国忠。会计之友 2019年第03期。摘要 企业融资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本结构。文章通过对云南辖区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的研究分析,以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指标为切入点,将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财务体系指标联系在一起,采用净资产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 利息保障倍数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带息债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