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060634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54学分:3.5
适用对象: 会计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30%;期末70%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它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大部分,这是由其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决定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收入支出分析理论、is-lm模型理论,总供求分析理论、通货膨胀与就业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的理论等。
宏观经济政策部分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政策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在分析**的经济政策时,重点放在企业如何预期和适应**政策变化以及**政策变化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宏观经济学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内容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对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的探索越来越具体深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能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懂得如何预期和适应**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提高其驾驭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于发展,以及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变化趋势。
二)重点和难点。
宏观经济学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及体系;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 问题与应用。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所利用的研究手段。
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 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3. 问题与应用。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变化趋势。
1. 主要内容。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变化趋势。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趋势;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派生学科;
3. 问题与应用。
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概述(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核算方法,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恒等关系,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与纠正。
二)重点和难点。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恒等关系。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1. 主要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概念;名义gdp和实际gdp、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两、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3. 问题与应用。
能运用三种方法核算gdp、 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与纠正。
1. 主要内容。
gdp核算的缺陷与纠正。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与纠正,绿色gdp
3. 问题与应用。
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与纠正。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消费、储蓄、投资的基本理论,掌握不同部门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决定以及乘数理论。
二)重点和难点。
消费、储蓄、投资函数,两、三、四部门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乘数理论。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均衡国民收入。
第二节消费、储蓄和投资。
1. 主要内容。
消费、储蓄、投资函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平均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投资函数。
3. 问题与应用。
理解消费、储蓄与投资函数。
第三节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
第四-六节两、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1. 主要内容。
两、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消费-投资法、投资-储蓄法、
3. 问题与应用。
掌握不同部门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七节乘数理论。
1. 主要内容。
乘数理论、常见乘数的分析。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乘数。
3. 问题与应用。
掌握乘数理论,并会计算投资乘数、**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8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了解开放经济体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
二)重点和难点。
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产品市场均衡。
1. 主要内容。
is曲线。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投资依赖的四个因素、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大小的决定因素、is曲线的移动。
3. 问题与应用。
掌握is曲线。
第二节货币市场均衡。
1. 主要内容。
lm曲线。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陷阱、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函数、利率的决定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特点、lm曲线的移动。
3. 问题与应用。
掌握lm曲线。
第三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 主要内容。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均衡变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is-lm图形分析,均衡的恢复与变动。
3. 问题与应用。
掌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节开放市场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1. 主要内容。
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is-lm-bp模型、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bp曲线、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3. 问题与应用。
了解开放经济体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
第五章**水平与国民收入决定(6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在实际经济问题中的运用。
二)重点和难点。
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1. 主要内容。
总需求曲线。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3. 问题与应用。
微观经济中的需求曲线与这里的总需求曲线都向下,一样吗?
第二节总供给曲线。
1. 主要内容。
总供给曲线。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3. 问题与应用。
分析总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ad-as模型的运用。
1. 主要内容。
ad-as模型来讨论政策或经济环境变化后,**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变化。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扩张的影响、预算赤字的减少、石油**的上升。
3. 问题与应用。
假定**银行a关注**水平的稳定,而**银行b则关注如何使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在自然率的水平上。现假定经济面临不同的外生冲击因素:
(1)外国收入减少;
(2)石油**上升。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8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演变过程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掌握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尤其是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相互协调机制。
二)重点和难点。
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政策理论。
1. 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政策概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经济政策、经济政策目标和经济政策工具。
3. 问题与应用。
了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演变过程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财政政策。
1. 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内在稳定器;赤字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3. 问题与应用。
财政政策有哪些手段?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第三节货币政策。
1. 主要内容。
货币政策。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
3. 问题与应用。
货币政策有哪些手段?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第四节金融市场。
第五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
1. 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与局限;货币政策的效果与局限。
3. 问题与应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失效,各有什么局限性?
第六节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 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古典情况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3. 问题与应用。
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6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掌握失业的定义、衡量、种类及成本,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衡量、分类、原因、经济效应,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主要是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应用。
二)重点和难点。
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针对重点难点采用启发性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失业。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杨衍江。本课程使用的教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宏观经济学 黄亚钧主编,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第二版。本课程的先导课程 政治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会计学基础等。本课程的性质 经济类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计划总教学时数 54节。考试方式 考试...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让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熟悉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了解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前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教学方法 1 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培养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2 全面了解和突出重点 原理和方...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 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 macroeconomics 课程编号 15003030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预修课程 微积分 微观经济学。开设部门 经贸学院。适用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 统计学。学分 3总课时 51 其中理论课时 51,实践课时 0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