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流域开发 知识梳理

发布 2021-05-07 23:40:28 阅读 9429

考点1 流域开发。

第一部分考纲扫描。

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第二部分知识梳理。

一、河流。河流是在一定气候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泄水输沙通道,是河槽与水流(挟沙水流)的总称。我国的河流有江、河、水、川、溪等称谓,如长江、黄河、汉水、四川大金川、湖北香溪等等。

河水流经的谷地称河谷,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称为河床。

发育成熟的天然河流,一般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它可能是溪涧、泉水、冰川、湖泊或沼泽等。河口是河流的终点,即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水库的地方。

二、水系。水系是河流的集合,是地表径流对地表土的漫长侵蚀以后,逐渐从面蚀到沟蚀、槽蚀,以至发展到由众多支流和干流所构成的复杂的河流网络系统。

水系中的河流有干、支流之分。干流一般是指水系中最长、水量最大的那一条河流。但有些河流的干流,既不是最长也非水量最大,而是根据历史习惯来决定的。

流入干流的河流称为支流。而支流又分级。

水系的名称通常以干流的河名命名,如长江水系、黄河水系、珠江水系等。

水系的平面形态千奇百异,主要受地质构造、地理条件以及气候因素所影响。常见水系形态可归纳为树枝状、平行状、放射状、环状、辐合状、羽毛状、格状、网状和混合状等等。

三、流域。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凡降落在流域上的雨水都沿着地面斜坡直接流入该河或经过支流注入该河。流域的周界称为分水线(或分水岭)。

流域分水线通常是流域四周最高点的连线,亦是流域四周山脉的脊线。

流域的几何特征包括流域面积和流域形态两个方面。流域面积又称集水面积,它是河水出口断面以上流域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流域形态指标包括流域的长度、平均宽度、长宽比、对称性和平均坡度等项。

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流域的气候因素和下垫面因素两个方面。流域的气候因素很多,其中决定流域径流形成和洪水特性的关键性因素是降水与蒸发。流域总蒸发由水面蒸发、陆面蒸发和植物散发三方面组成。

流域的下垫面因素主要包括: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植被、土壤及地质构造、湖泊沼泽等方面。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案例一:美国田纳西河流域。

1.开发的地理条件: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导致存在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航运重要性突出。

气候:**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极易发生洪水。

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对发展航运有利;地形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水量不稳定对发展航运不利。

资源:矿产丰富,有煤、铁、铜、磷等。

措施:应当修建水库蓄水,并与船闸结合起来,使河流各河段保持较稳定的水位。

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人口较少,流域环境较好。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流域内的资源被大规模掠夺式的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老棉花带衰落;

植被破坏:炼铜需要大量木炭,致使大片森林被砍伐;开矿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环境污染:炼铜排放大量高浓度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及水体。

3.流域的综合开发措施:

防洪——修建水库,形成水库防洪调度系统;

航运——水坝建成后,水位平稳,水运交通便捷;

发电——利用水和煤炭资源,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促进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提高水质——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旅游——建立大批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大规模的教育中心,旅游业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土地利用——做好土地规划,建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结构,退耕还林还牧,稳固河、湖岸线;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开发过程中,只有建立和保持上述六个方面的合理关系,才能保持流域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协调。

案例二:长江流域。

1.自然环境。

1)长江流域的基本地貌类型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2)长江流域的多数地区属**带季风气候。特点: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径流量占全国总量的1/3,中下游河网密布,湖泊密布。

4)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2.自然资源。

1)河流径流量全国最大,流经我国三大阶梯,落差大,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2)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110种,占全国矿产总数的80%,矿产储量大。

3)森林资源,长江流域的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1/3

4)旅游资源丰富,西部有冰川、雪峰,沿河而下有峡谷、急流、险滩,以及众多文人墨客向往的香溪、兵书宝剑峡、巫山神女峰,中下游的湖泊及众多的阁楼,历史古都等自然人文景观。

3.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发达: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沿长江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

2)长江流域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较密集,下游高于上游),特别是中下沿江两岸和四川盆地,经济发展速度快。

3)经济发展不平衡:中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有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4.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是开发重点。是西电东送的战略重点部分。

三峡坝址位于湖北宜昌境内西陵峡三斗坪。

三峡工程的意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

上游地区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整治措施:一方面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建设;一方面封山育林、育灌、育草,保护性的经营开发现有森林。

2)中游地区。

土地资源:商品粮、棉、油、肉类、水产品基地(平原广大,主要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矿产资源:冶金、机械、建材,制造业基地(大冶的铁、铜矿、大余的钨矿、水口山的铅锌矿、冷水江的锑矿等金属矿)

最大威胁:洪水灾害。

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春夏;

人为原因:砍伐林木、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植被减少使流域调蓄能力降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使泄洪能力削弱。

整治洪水的措施:a.严禁沿湖围垦,b.

退耕还湖还林,c.疏浚湖泊河道,d.完善荆江分洪工程,e.

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保持水土,f.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g.修建水利工程栏洪治沙等。

3)下游地区。

农业优势条件:平原为主(地形);河湖密布(灌溉);气候暖湿(气候);人口密集(劳动力、市场);农业基础好;经济水平高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工业优势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等——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下降等环境问题。

整治环境污染的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淘汰和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推广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控制污染。

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水系、资源。

2.开发基本内容和对策措施: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

第三部分典例解析。

请到固知新教育网本考点典例解析部分学习)

第四部分考点检测。

请到固知新教育网本考点考点检测部分测试)

3 2流域的综合开发导学案 小组学习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导学案 2课时 编写人 郑老师审核人 陈老师。学习目标 1 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河流特征分析思路 2 通过河流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推断出各部分的开发方向 3 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学习重点 1 ...

基础知识 考点梳理

中考基础知识要点 供参考 标点符号顿号 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 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引号 引用 特殊含义 强调。破折号 解释说明 声音的延长 话题突然转变省略号 按照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心理。修辞手法。1 比喻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表达人物的情感。2 拟人作用 ...

物理实验知识考点梳理

类型。一 光学实验。实验1 光的反射定律。方法与步骤 1 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2 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3 改变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