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期末复习卷

发布 2021-04-19 17:43:28 阅读 1312

卷3一、名词解释(共10分)

活性污泥(2分)

活性污泥是由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与污水中的有机、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构成的絮状物。

原生质体和球形体(4分)

g+菌培养物中加入溶菌酶或在含青霉素等的培养基里培养细菌,则由于细胞壁受到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使得培养物没有细胞壁,这种没有细胞壁的培养物就是原生质体;g+菌培养物中加入溶菌酶和螯合剂后形成的失去部分细胞壁的培养物是球形体。

生长因子(2分)

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原或氮原自行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一般有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溶源转变(2分)

指少数菌由于整合了温和噬菌体的前噬菌体而使自己产生了除免疫性以外的新表型的现象。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3分)

1、病原菌主要通过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 链激酶

等的作用在宿主内繁殖与扩散。

2、分类学的内容包括__分类__、命名__和___鉴定___三部分。

3、在原核微生物中虽然无有性繁殖方式,但仍可通过不同方式在细胞水平上实现基因重组。由部分缺陷型λ噬茵体参与实现的基因重组方式称为_局限性转导__。大肠杆菌可以通过接合实现基因重组,可选用大肠杆菌的_f+__或_hfr___菌株做供体茵,__f-__菌株做受体菌。

年,woese等提出新的生物分类概念,将生物清晰地划分为三原界,即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和真核生物原界。

5、霉菌菌丝生长点在顶端,因此,菌丝生长也叫顶端生长。

6、连续培养的方法可分为两类,即恒化培养法和恒浊培养法,有生长限制因子的连续培养是恒化培养法。

7、分生孢子梗状如扫帚是青霉的重要分类特征。

8、证明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的三个经典的实验是经典转化试验噬菌体感染试验植物病毒的重建试验

9、细菌通过有氧呼吸氧化1分子的g,共产生 38分子的atp,其中34分子是由氧化水平磷酸化产生的。

10、获得细菌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选择法和诱导法两类。

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 )1、鞭毛是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 )2、当采用双名法表示微生物名称时,名字用斜体字或用黑体字表示。

× )3、细胞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核的细胞是异核体。

√ )4、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 )5、渗透酶( permease)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 )6、青霉素只对生长的细菌起作用,对静息细菌无效。

√ )7、在群体生长的细菌数量增加一倍所需时间为代时。

× )8、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 )9、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 )10、芽孢萌发后可形成菌体,所以芽孢的生成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47分)

1、除之外,下面所有微生物都被认为是原核生物。

a细菌b病毒c衣原体d支原体。

2、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消毒 b无菌 c防腐 d灭菌

3、细菌以接合方式转移基因是通过

a 细胞壁接触 b 细胞膜融合 c 鞭毛 d 性菌毛

4、关于大肠杆菌的基因组,错误的是

a、不含内含子。

b、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

c、结构基因单拷贝 d、rrna基因单拷贝。

5、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6、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7、蓝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8、 种微生物的生长不受青霉素的影响。

a.细菌 b.支原体 c.立克次氏体 d.衣原体。

9、自然界最适合微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a.土壤 b.空气 c.淡水 d.海水。

10、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a巴氏消毒 b干热灭菌 c间歇灭菌 d高压蒸汽灭菌。

11、菌根是和植物的共生体。

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酵母菌。

12、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

a105℃,2小时 b121℃,30分钟 c160℃,2小时 d160℃,4小时。

13、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a被动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运转。

14、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病毒。

15、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

a基内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孢子。

16、t4噬菌体属于

a螺旋对称 b立方体对称 c复合对称 d都不是。

17、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a 0 b 0.2~0.7% c 1.5~2.0% d5%

18、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应呈

a无色 b红色 c黑色 d紫色。

19、关于质粒,错误的是——

a、是核外遗传物质。

b、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c是某些微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

d、带给微生物特有的遗传性状。

20、真核微生物中

a. tca环反应在胞质中进行,emp途径**粒体内进行。

b. tca环反应**粒体中进行,emp途径在胞质中进行。

c. tca环反应及emp途径都在胞质中进行。

d. tca环反应和emp途径都**粒体中进行。

21、真菌的营养类型为

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化能异养型。

22、属于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部分为

a细胞壁 b芽孢 c细胞膜 d原生质。

23、酵母菌在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a有氧 b无氧 c有二氧化碳 d有水。

24、微生物还原空气中氮气为氨的过程称为

a氨化作用 b硝化作用 c反硝化作用 d生物固氮作用。

25、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a碳源 b氮源 c凝固剂 d生长调节剂。

26、下列接种龄,迟缓期最短的是——

a适应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27、放线菌中可以和植物共生固氮的属是

a链霉菌属 b诺卡氏菌属 c小单孢菌属 d弗兰克氏菌属。

28、食用菌的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为

a卵孢子 b子囊孢子 c担孢子 d接合孢子。

29、溶菌酶破坏的是——

a、g—m之间的β-1,4-糖苷键 b、短肽之间的连接。

c、a、b都可以 d、a、b都不破坏。

30、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是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化能异养型。

31、 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中特有成分是

a 肽聚糖 b 磷壁酸 c 脂多糖 d 脂蛋白。

32、 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肽聚糖 b脂多糖 c鞭毛蛋白 d核蛋白。

33、 中介体是由细菌哪种结构衍生的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浆 d 核质。

34、对抗生素最敏感的时期是——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35、 细菌的鞭毛

a所有细菌鞭毛数目相同b 由糖类组成 c 只着生于细胞的一端。

d由蛋白质组成。

36、高压蒸汽灭菌实质是——

a、高压灭菌 b、高温灭菌 c、高温高压联合灭菌 d、密闭造成缺氧灭菌。

37、对制霉菌素不敏感的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白色念珠菌 d、啤酒酵母。

38、细菌转化过程不需要 。

a 受体细胞处于感受态b 裂解的供体细胞 c 病毒 d 一系列酶。

39、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

a 驳斥自然发生学说 b 证明微生物致病 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 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

40、由一团缠绕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所包围的粒子是对最好的描述。

a藻类 b rna分子 c病毒 d细菌。

41、大多数普通细菌中发现的三种基本形态为 。

a三角形、方块形和长方形 b六角形、二十面体和螺旋体 c球状、螺旋状和杆状 d立方体、丝状体和长菱体。

42、烈性噬菌体的尾部蛋白是

a、早期蛋白 b、中期蛋白 c、晚期蛋白 d、次早期蛋白。

43、关于外毒素错误的是——

a、大多是g+菌产生的 b、大多是g-菌产生的。

c、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d、具有强的亲组织性和选择性。

44、在电子显微镜下。螺旋对称的病毒看起来像 。

a 小球状 b 拉长的三角形 c 杆状 d 蝌蚪。

45、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生长。

a在高浓度盐中 b 在低浓度氧中c 没有atp或葡萄糖d 只在有病毒时。

46、关于侵染性单链rna病毒,错误的是

a、其rna可作为mrna b、其rna是+rna

c、其rna是-rna d、其rna本身具有侵染性。

47、关于外生菌根,错误的是

a、真菌菌丝在根外形成菌套

b、菌丝可以伸入有病的根细胞之间。

c菌丝可以伸入活的细胞内部。

d、 菌丝可以伸向根的四周。

五、问答题(共20分)

1、请从最终电子受体、电子传递链、atp产生方式、产生atp数等方面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6分)

2、什么是病毒繁殖的一步生长曲线?什么是潜伏期、隐蔽期?试粗略绘制病毒繁殖的一步生长曲线(标明潜伏期、隐蔽期)?(8分)

微生物期末复习卷

卷1一 名词解释 共17分 1 生长因子 3分 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原或氮原自行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一般有维生素 氨基酸 嘌呤 嘧啶等。2 温和噬菌体和溶源转变 4分 温和噬菌体 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

微生物期末复习

菌种保藏的原理。选择优良的纯种,最好是它们的休眠体,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利用低温 冷冻 干燥 隔氧等手段和方法,降低菌种的代谢速率,终止菌种的生长繁殖,使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延长菌种的保藏期。保藏的目的。选择不同发酵菌种所适宜的保藏方法,保持菌种较高的存活率,避免菌种死亡和生产性能的下降,防止杂菌...

微生物期末复习

微生物复习。1.显微技术。2.微生物制片与染色技术。3.清洗包扎与消毒灭菌技术。4.培养基制备与分装技术。5.微生物接种 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6.微生物菌株选育与保藏技术。7.微生物生长量测定技术。8.微生物分类与鉴定技术。9.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一 显微技术。微生物类群及代表微生物。微生物的个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