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期末复习试卷

发布 2021-04-19 17:36:28 阅读 7702

吉首大学医学院20xx年护理本科1班《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题(a卷)学号___姓名___评分___

一名词解释(5×3分)1、肥达反应2、热原质3、败血症4、消毒5、cpe6、芽孢7、质粒8、垂直传播9、正常菌群10、bcg

11、干扰现象12、抗原转换13、dane颗粒。

二填空题(15×1分)

1、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___2、病毒体由___和___构成。2.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都有___酶。

3、紫外线杀菌的机制是___常用于___的消毒。3、杀灭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___

4、__试验在初步鉴别肠杆菌科中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上有重要价值。5、外斐反应是以___作为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凝集反应,用以辅助诊断___

6、破伤风杆菌的致病物质是___致病条件是___

7、l型细菌是指___其培养应选用___培养剂。

8、患炭疽病的动物尸体严禁解剖,一般在无菌条件下取其___作为标本送检。

9.细菌的毒力是由___和___决定的。

9、卫生细菌学常以___作为饮水、饮料和食品等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之一。

10、专性胞内寄生菌包括___和___

11、ot试验阳性表明___或___12、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途径)包括___和___13、干扰素的功能主要表现在___和___

14、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其传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__和___

15、h2s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其能分解___氨基酸。

16、hiv的亲嗜细胞是___

三选择题(30×1分)(一)单项选择题(20×1分)

1、细菌细胞与真核细胞膜的显著不同在于前者的胞膜含有:

a、胆固醇b、dap c、lps d、蛋白质e、耐热酶3、细菌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

a、80s,由60s和40s两个亚基构成b、8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构成c、70s,由80s和60s两个亚基构成d、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构成e、60s,由40s和20s两个亚基构成2、有“拟线粒体”之称的细菌结构是:

a、质粒b、异染颗粒c、核糖体d、多糖颗粒e、中介体2、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是:

a、普通菌毛b、性菌毛c、鞭毛d、芽孢e、中介体2、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

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c、可增强毒素的毒性d、可脱去毒素e、可改变毒素的特异性3、液体培养基的用途在于:a、分离细菌b、保存菌种c、观察动力d、增加细菌数量e、做生化反应。

4、液体培养基的用途在于:a、保存菌种b、分离细菌c、观察动力d、增加细菌数量e、做生化反应5、无菌是指:

a、没有细菌b、没有芽孢c、没有孢子d、没有活的细菌e、没有菌丝体4、溶原性细菌是指:

a、毒性噬菌体的细菌b、能产生细菌素的细菌c、有f质粒的细菌d、有r质粒的细菌。

c、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7、能产生外毒素的白喉杆菌,是因为其有:

a、r质粒b、vi质粒c、col质粒d、前噬菌体e、f质粒8、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染其病灶易局限化,因为它能产生:

a、溶血素b、杀白细胞素c、血浆凝固酶d、透明质酸酶e、表皮剥脱毒素。

9、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

a、肠毒素b、m蛋白c、容血素o d、透明质酸酶e、致热外毒素10、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自溶酶b、荚膜c、溶血素d、透明质酸酶e spa

11、关于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错误的是:

a、为革蓝染色阴性双球菌b、无鞭毛、无芽孢,有菌毛c、脓汁标本中,细菌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d、营养要求较高,初次分离必须提供5%co2e、抵抗力强12、菌痢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应该选用:a、血琼脂平板b、肉汤培养基c、双糖铁培养基d、ss琼脂平板e、普通琼脂平板。

13、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b、细菌c、支原体d、噬菌体e、衣原体。

14、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已醇→结晶紫b、结晶紫→已醇→碘液→稀释复红c、结晶紫→碘液→已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已醇→结晶紫→碘液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已醇14、抗酸染色的步骤是:

a、石碳酸复红→加热→结晶紫b、结晶紫→加热→稀释复红c、结晶紫→加热→已醇。

d、石碳酸复红→加热→3%盐酸乙醇e、稀释复红→碘液→3%盐酸已醇15.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细菌群体生长繁殖期是;

a稳定晚期b迟缓期c稳定期d对数期e衰亡期。

16、细菌芽孢和代谢产物的生成是在其:

a稳定晚期b迟缓期c稳定期d对数期e衰亡期。

16.下述不可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方法是:

a高压蒸气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间歇灭菌法d干热灭菌法17.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

a 100%b 95%c 75%d 50%e 30%

18.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不包括:

a形成菌膜b形成沉淀c均匀浑浊d形成菌落19.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a鞭毛b菌毛c霍乱肠毒素d荚膜20、“汹涌发酵”实验是用于鉴别:

a、大肠杆菌b、淋球菌c、产气荚膜梭菌d、变形杆菌e、伤寒沙门菌。

21、肠热症的实验诊断,病程第二周标本应取:

a、血液b、粪便或尿液c、呕吐物d、痰液e、可疑食物21、钩体病患者病程第二周取标本,应该取:

a、血液b、尿液c、呕吐物d、痰液e、可疑食物22、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磷脂b、蜡脂c、分枝菌酸d、索状因子e、硫酸脑苷脂23、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患的病是:

a、波浪热b、结核c、伤寒d、破伤风e、肉毒中。

毒。24、衣原体与病毒的相似点是:

a、含两类核酸b、有核蛋白体c、二**繁殖d、专性活细胞内寄生e、对多种抗生素敏感24、

25、关于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下述错误的是:

a、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b、致**素有内、外毒素c、先天梅毒由母亲经胎盘传给胎儿d、后天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e、属于带菌免疫。

26、正链rna病毒的核酸特点是:

a、自身带有聚合酶b、需转录后才能翻译病毒蛋白c、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蛋白d、只能携带部分遗传信息e、无内含子27、可通过垂直传播引起胎儿畸形的呼吸道病毒是:

a、流感病毒b、风疹病毒c、鼻病毒d、冠状病毒e、副流感病毒。

28、通过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是:a、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度毒b、新疆出血热病毒c、乙型脑炎病毒d、森林脑炎病毒e、狂犬病毒29、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b、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触c、输血和器官移植。

d、药瘾者共用污染hiv的注射器e、母婴垂直传播和围产期母乳传播30、对狂犬病毒的正确叙述是:

a、病兽发病前10天唾液开始排毒b、抵抗力强,不被碘、乙醇、肥皂水等灭活c、固定毒株接种动物发病所需潜伏期长d、可以用灭活疫苗预防e、可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嗜碱性包涵体。

31、被土壤中铁钉深刺造成外伤时,应立即注射:

a、bcg b、白百破三联疫苗c、破伤风抗毒素d、丙种球蛋白e、破伤风类毒素。

32、不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原体是:

a、淋球菌b、钩端螺旋体c、梅毒螺旋体d、沙眼衣原体e、解脲脲原体。

33、鉴定真菌的菌落和菌体形态,以下列哪种培养基上培养的真菌为准?a、普通琼脂平板b、血琼脂平板c、沙保弱培养基d、玉米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

34、对病毒包膜的错误叙述是:

a、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和多糖b、表面突起称为壳微粒c、具有抗原特异性。

d、对脂性溶剂敏感e、与出芽释放相关35、可形成前病毒的病毒核酸类型是:a、ss(-)rna病毒b、ss(+)rna病毒c、ssdna病毒d、dsrna病毒e、逆转录病毒。

36、病毒的晚期蛋白不包括:

a、衣壳蛋白b、包膜蛋白c、酶蛋白d、核蛋白e、基质蛋白。

37、病毒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是:

a、检测病毒包膜抗原b、检测病毒衣壳蛋白c、检测病毒核酸d、分离培养出病毒e、检测病毒逆转录酶38、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包括:

a、细胞融合b、cpe c、培养液ph值改变d、培养液浑浊e、红细胞吸附。

二)多项选择题(10×1分)

1、医用注射液存在下列哪些现象,说明可能被细菌污染?

a、形成沉淀b、液面有菌膜c、有结晶析出d、变浑浊e、都不是。

2、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

a、损伤细菌细胞膜b、使细菌蛋白质凝固c、使细菌蛋白质变性d、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e、破坏核酸结构3、关于紫外线,下述正确的是:

a、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c、波长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

d、可破坏细菌的dna构型e、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4、毒性噬菌体的溶菌周期包括(按顺序填写!):

a、脱壳b、生物合成c、穿入d、吸附e、组装与释放5、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应遵守的原则有:a、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b、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该先严格消毒c、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的标本。

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e、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6、志贺毒素具有的生物学活性包括:

a、细胞毒性b、神经毒性c、肠毒性d、凝血性e、溶血性7、关于霍乱肠毒素,下述正确的是:

a、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由一个a亚单位和五个b亚单位组成c、b亚单位与细胞相应受体结合。

d、a亚单位是毒性组分e、可使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8、关于结核菌素试验,下述正确的是:

a、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b、48-72h观察结果c、以注射部位**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

d、可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状态e、不能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9、ot试验为阳性反应,说明机体:a、bcg接种成功b、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c、可能患活动性结核病(强阳性)

d、对结核菌素有迟发型超敏反应e、对结核有一定的抵抗力10、ot试验为阴性可能是:

a、原发感染早期b、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d、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bcg接种失败e、重度结核病患者11、菌群转化为机会致病菌的条件是:

a、细菌发生变异b、机体免疫力低下c、细菌寄居部位改变d、滥用抗。

生素e、细菌形成荚膜。

12、肢动物作为媒介传播的疾病有:

a、鼠疫b、伤寒c、钩体病d、恙虫热e、斑疹伤寒13、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包括:

a、细胞融合b、cpe c、培养液ph值改变d、培养液浑浊e、红细胞吸附。

14、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中的“大三阳”包括:

a、hbsag b、hbeag c、抗-hbc d、抗-hbs e、抗-hbe15、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中的“小三阳”包括:

a、hbsag b、hbeag c、抗-hbc d、抗-hbs e

四、简答题(40分)

1、试述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10分)2、甲型流感为什么易爆发流行?(10分)

4、试述ot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其意义(10分)5、简述细菌性疾病标本采集的原则(10分)

抗-hbe

微生物期末复习

菌种保藏的原理。选择优良的纯种,最好是它们的休眠体,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利用低温 冷冻 干燥 隔氧等手段和方法,降低菌种的代谢速率,终止菌种的生长繁殖,使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延长菌种的保藏期。保藏的目的。选择不同发酵菌种所适宜的保藏方法,保持菌种较高的存活率,避免菌种死亡和生产性能的下降,防止杂菌...

微生物期末复习

微生物复习。1.显微技术。2.微生物制片与染色技术。3.清洗包扎与消毒灭菌技术。4.培养基制备与分装技术。5.微生物接种 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6.微生物菌株选育与保藏技术。7.微生物生长量测定技术。8.微生物分类与鉴定技术。9.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一 显微技术。微生物类群及代表微生物。微生物的个体和...

微生物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温和噬菌体 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其dna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并可长期与宿主dna进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值,也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一类噬菌体。高频重组菌株 指细菌接合时,将染色体以高频率传递给雌性菌 f 菌 而形成重组体的雄性菌。3.噬菌斑 plaque 菌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