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专题之审题

发布 2021-04-12 13:54:28 阅读 2158

中考作文复习专题之“审题”教案。

朝阳中学张丽。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作文题型,熟悉历年中考作文考题形式。

2、掌握中考作文审题方法。

教学重点:中考作文审题技巧,特别是限时作文,如何快速有效地审题立意。.

教学手段:多**。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

清代学者薛雪曾说:“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何是题之神魂”就是说,通过审题,从形式到内容,总览文章材料、内蕴以致写法之大略。它是立意的准备,是构思文章的初始。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二、常规审题的程序。

非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

多**展示]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

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

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

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

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

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

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三、抓题眼。

一般说,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目有“题眼”。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

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如:《告别》(2006襄樊)

《生日》(2006天津)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大为小,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

《心事》这个题目,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如果运用添加因素法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我”、“老师”、“奶奶”、“校长”、“班主任”等新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奶奶的心事》、《校长的心事》或《班主任的心事》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显得非常明白了。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

如: 《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

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

如《成功与失败》、《父与子》、《师生之间》

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

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4、文题是一个简单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

如:《 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

5、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

多**展示]材料: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2004上海)中“初升”是题眼;

我最爱这里的风景》(2006四川乐山),题眼是“最爱”与“风景”两个词;

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2006河南),题眼是“成长”与“牵手”两个词。

人生处处有考场》,则应扣住“处处”和“考场”从多方面来表现人生无处不都对我们有所考验。

只有找准了文题所要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四、挖题蕴

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还应认真体会其深层懂得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

如:《笔》(2006广东惠州)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作为书写工具的各种类型笔,但把它看作书写青春靓丽的“笔”,书写亲情友爱的“笔”,书写多彩人生的“笔”,书写神州新貌的“笔”,更容易挖掘出题目的深意。

练一练。多**展示]《心中的彩虹》(2007天津)

题目中心词:“彩虹”,限定词:“我心中的”。

我们对“彩虹”的理解是:之一是雨过天晴后的自然现象,之二是五颜六色,之三是如桥一样的形状。题目限定了“心中的”,表明我们的文章要挖掘彩虹的引申意。

彩虹美丽缥缈,高不可攀,给人以美丽的遐想,带给人美好的记忆——它其实是一种象征,可以象征成功、希望、追求,也可以象征幸福、友谊。可以指代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也可以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恋。彩虹包含的含义很多,同学们只要进行合理的想象,加以联想,就会打开思路。

怎样算扣题?只要写出了彩虹的引申义,并点到了彩虹即可。

五、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要准确把握。

中考作文中的材料一般起着提示和限制方面的作用,主要是提示作用,也有虽然不多但不可或缺的限制作用。提示包括背景提示和角度提示。

1、背景提示,就是告诉你话题的语言背景。

多**展示]材料:“门其实开着”(2006 江苏无锡)

在生活中,很多门其实是开着的,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像关着,许多人之所以没跨进门,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亲自去推一推,哪怕是敲一敲的行动和勇气。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被表面现象蒙住,很多人因此走了许多弯路,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会。同学们,要敢于去开启生活的门,很多看上去关着的门,其实是虚掩着。

这一段关于生活中的门是开着还是关着的议论,主要是交待清“门”的含义。出题的本义不是具体的门,而是其喻义——指想象中的门(事业、心灵、感情、科学、文学、成功),这就提供了一个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试题中“门”的概念。、角度提示,面对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说,中考作文既提供了多角度审视话题的条件,也作了必要的引导提示。

多**展示]材料:2005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作文所提供的材料。

也许沈从文《端午日》中那赛龙舟的场面曾让你激动过,也许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中那乡土气息的年俗曾令你向往过。是啊,我们有那么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近年来,像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这些西方的节日,也开始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闪亮登场”,而且受到了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你了解某个节日的来历、风俗吗?回首往事 ,哪个节日最令你难以忘怀?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你有哪些看法和感受?

请你从以上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六、仔细推敲文题中的要求。

多**展示]材料:2006 吉林 “真挚”“平凡与伟大”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新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

4、文**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由此可知中考作文大致有六项要求:

1、体裁要求。

2、字数要求。

3、保密要求。

4、补提要求。

5、拟题要求。

6、卷面要求。

七、总结。中考作文受到时间的限制,只要我们能够掌握以上几种审题方法,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作文。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训练之《中考作文修改》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训练之 中考作文修改 一 中考失误作文剖析感悟夕阳 三类文 日子似乎平平淡淡地走 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转眼间又到了星期五 一个让人激动的日子。以往的星期五,真是快乐。这种快乐,从初一到初三,我过了很多次。那一天,手拿着一张令我汗颜的化学试卷,看着叫人难堪的76...

2019中考专题复习之动态专题

一 选择题。1.2011辽宁本溪,8,3分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 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 pq的最小值 a 2 b 4 c d 考点 轴对称 最短路线问题 正方形的性质。专题 型。分析 作d作ae的垂线交ae于f,交ac于d 再过d 作ap ...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之结尾的妙法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之结尾的妙法。编筐织篓全在收口 考场之上万不可因时间紧迫而忽视了结尾的技巧。精心设计结尾,使其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一定会 后发制人 吸引并征服阅卷老师。如果一篇主题鲜明 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