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参考

发布 2021-04-01 17:17:28 阅读 9586

初二语文《桥之美》教案参考。

目标:理解作者所写的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比较,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一些难句的情味。

课时:两课时(课内指导一课时,课外自读巩固一课时)第一课时(课内指导)步骤:○导入。

简介作者:吴冠中2024年生,中国现代画家。○在早读课读过书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或看**有关画面)思考:

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你对此有什么感想,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提示: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术工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

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呢?学生先思考或回答,教师再明确指导:

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1页。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

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像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随后,作者比较概括地写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这是对作者眼里的“桥之美”的进一步。

第2页。补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

此后作者宕开一笔,开始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作者是所举实例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第3页。

作文参考 初中作文 桥之美

作文参考范本。撰写人。时间。也许是刚刚学完 中国石拱桥 这一课罢,也许是某种巧合罢,总之阴差阳错,我与家人周末去了以各种各样桥而著名的莲湖公园。在莲湖公园,桥的样式很多。且先说说石拱桥吧,在一个小河道上方,有一个标准的石拱桥,桥身虽小,但却极具特色 桥上的石砖刻有大大小小的狮子,有的模样憨态可掬,有...

八语文桥之美

桥之美 学案。年级 八年级科目 语文主备人 许麒麟。教学目标 1 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2 理清说明结构说明顺序。3 品味说明文语言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4 通过学习 桥之美 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 美 的眼睛去欣赏,用 美 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

2019《桥之美》教案设计语文

桥之美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 美感 史诗 驻足 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 桥之美 有关的美学常识。能力目标。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作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