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桥之美》教学设计语文

发布 2021-04-01 16:26:28 阅读 3343

《桥之美》教学设计。

1.品味本文诗意的描写性语言,与规范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作对比。

2.认识桥之美,进而欣赏美,感悟美教学重点: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赵州桥的结构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对于桥,桥梁专家看桥更重视它的结构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写桥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那么画家是如何欣赏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家桥的世界——《桥之美》

第1页。二、文本解读:

一)画家眼里的“桥之美”

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绘画的形式美就是要注意块、线、面的搭配(出示“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的构成要有块、线、面的搭配,桥在画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不同环境中的“桥之美”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哪些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形式的桥?

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廊和亭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小径尽头的小桥;铁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鹊桥等。

三)赏析、品味“桥之美”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第2页。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这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了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他似乎也具有生命力。

4.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写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第3页。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四)我看“桥之美”

1.文章中写到的这些桥,作者都认为它们美吗?有没有作者认为不美的桥?你认为呢?

2.“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请说说你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

同学们回去找找自己身边,或者旅游途中的风景照,或者利用网络或书籍寻找一些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等的**,给各自查找到的**配上一段说明文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的事物,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欣赏这大千世界吧!板书设计:桥之美吴冠中。

乌镇石桥——舒畅———开阔疏朗江南石桥——销魂———刚柔相济长桥卧龙——满足———灵动和谐。

第4页。风雨桥——欣赏———安详自在桥感受美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题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口吻( )媒介( )煞风景( )颐( )和园⑤点缀( )摄( )影⑦孕( )育⑧前瞻( )后顾2.解释下列词语①美感:②史诗:

驻足: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摧残毁坏)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每当其间(呈现显现出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奏出唱出谱出)形于色的乐曲。

虽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脂粉颜色哪能(左右控制制约)结构之美呢!4.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小桥流水人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

第5页。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构不成画面。

喜鹊构成的桥意义好,形式自由,生动活泼④ 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5.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习题。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①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②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

第6页。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1.张择端,(朝代)画家为什么他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

2.作者认为桥的任务是什么?

3.文中画线句体现了画家的什么情感?

4.“高山峡谷间,凭、交通”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5.画家们为什么认为索桥是一道富有弹性的线?

6.本文段的语言有何特点?与《中国石拱桥》的语言有何不同?三、思考题。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曲《天净沙·秋思》捧红了“桥”在中国文坛上的显耀地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桥”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

江南的“小桥流水”永远是人家眼中细腻、温柔与美好的诠释;现代社会的大桥气势雄伟浑厚,让***笔下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不再是神话,不再新奇。

是什么赋予桥如此的美妙与灵性?是谁让桥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儿?

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请同学们通读课文后,认真思考:“桥”美在何处?

第7页。2.联想题。

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那么,请你再举一句有关桥的诗句,好吗!参***:基础知识题。

1.①wěn②méi③sh1④yí⑤zhuì⑥shè ⑦yùn ⑧zh1n

2.①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②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③停止脚步④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毫、厘,计量的小单位3.①摧毁②显现③谱出④左右。

4.①固然②但因而③不仅也④凡是其实。

5.形式美,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阅读测试题。

1.北宋因为桥能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能把两岸浓厚的生活情调浓缩到画图中2.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

3.喜欢桥的环境,桥的形、色、声4.铁索桥竹索桥总领下文。

5.因为这条线有险境相伴,有山岩,树丛、急流等多样线的。

第8页。衬托,因而索桥是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是弹性线6.多描绘,形象,生动《中国石拱桥》的语言平实、准确思考题。

桥”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分享的《桥之美》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第9页。

初中语文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学习阐述事理的说明文的特点,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2 过程与方法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桥之美,初步了解一些美学原则,进而欣赏其他物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三 教学...

2019《桥之美》教学反思语文

桥之美 教学反思。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整合设计中,有一项是 桥 的教学系列 中国石拱桥 桥之美 以及综合性学习 说不尽的桥 两篇文章,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从知识到审美,从课内到课外,再用课外的事例来检验课内知识,这样,对桥的文化更加深了理解。桥之美 是带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与 中国石拱桥...

2019《桥之美》教案设计语文

桥之美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 美感 史诗 驻足 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 桥之美 有关的美学常识。能力目标。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作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