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和区时学案。
课题: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第一环节:衔接阶段。
**上次课的教案,检查学生的作业,做判定。
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
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了解学生上节课学习的情况,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备课方向提供依据。
1、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所有经线都有各自的地方时,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2)区时:代表一个区域的时间称区时。(全球共划分出24个时区全球每隔15个经度划分出一个时区)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法则:东加西减)
例:(1)请根据下面几幅太阳光照图,计算此时的北京时间。
教学第二个环节:教学内容。
1 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时间(6:00或18:00);
2 ②昼夜半球的**经线的时间12点和24点。
教学第三个环节:知识总结。
1)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 区时的计算(东加西减)。
3) 每相隔15度为一个区时。
4) 日界线。
教学第四个环节:知识应用环节。
举例子:现在是北京时间11点。那么美国的时间是几点?全球处于白天的范围有多大?(由学生完成)
教学第五个环节: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总结:
1.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
2.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
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4.四个注意:
1)区时与地方时的关系。
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区时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区时都用该时区**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经线),这个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
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2)180°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吻合。
国际上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全称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日期计算法则:“东减西加”,即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1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1天。
时间计算法则;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所以两时区的时刻相同。
穿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日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
昼长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12—日出时间)×2 =(日落—12)×2
夜长 =(24—日落时间)×2 =(12—日落时间)×2
4)挖信息,活应用。
对于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往往出读图题目,所以我们做题的第一步就是深挖图或题干中的明显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另外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以上所有关于区时计算的知识点,特别对计算公式更要灵活运用。
论语学案教学模版第一课时
课题。论语 十则第一课时。课型讲读。主备教师。王生娟刘瑞仙。教学目标。1 能流畅地朗读,初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2 翻译。一 二则并背诵。教学内容与过程。重点。教学札记。难点。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第一课时学案
课题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第1课时 一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抛物线的定义。2.掌握抛物线的四个标准方程。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抛物线定义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具备观察 类比 分析 计算的能力。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研究解析几何的...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第一课时学案
课题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第1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抛物线的定义。2.掌握抛物线的四个标准方程。3.通过对抛物线定义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具备观察 类比 分析 计算的能力。4.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