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三要素”

发布 2021-03-11 12:47:28 阅读 6418

作者:张伟。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23年第09期。

摘要:“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由“三个要素”组成:“问题”(前提)、“导”(手段)、“学”(归宿),准确破解这“三个要素”的内涵和要求,是有效推进“问题导学”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破解;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三要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9-028-02

第一,“问题”的提出是有效实施“问题导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问题”的提出,是促进有效教学的保障,这些“问题”应该具有思考和**价值,应该具有创新性和互动解决性。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由“境”而生问题。

1)冲突情境。教师要精心策划课堂讨论和学生作业的情境,或是与所学内容发生冲突的学习材料,或是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果相悖的结论,学生往往受原有的知识经验或思维定势的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想当然”地进行分析,产生错误的结论。教师再顺势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中,感到惊讶,激化矛盾,产生冲突,进而提出困惑性的“问题”。

2)应用情境。教师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设置问题情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结合,从现实出发,同化学习内容,在对照与嫁接中涌现出新的问题。

3)趣味情境。对于枯燥的学习生活来说,适时地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学生一定会呈现出想学、乐学、主动学情绪状态。

2.学生在交互碰撞中自主提出问题。

学生不会学习,根源在于没有“问题”的引领。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要积极探寻创生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从提出问题的时间来看,可以分成“课前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主要以“问题条”的形式呈现)、“课堂学习中即时生成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内容的疑惑、新见解、新发展等问题)和“课后反思中升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兴趣点的延伸)三类。

2)从提出问题的方式来看,既包括学生个体提出的问题,也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提出的问题。

3)从问题产生的**来看,包括书本问题(基础点、重难点)、生活问题(学以致用)、交流问题(互动相长)三种。

3.教师密切关注教学,恰当设置问题。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鼓励者。我们的教师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与角色,关注课堂的“教”,关注学生的“学”。我们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设置学生未提出的问题,因为设置问题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教师努力从生活入手,从小处入手,设置 “母问题”,让学生围绕该“母问题”进行分解、创生出系列新的问题。教师的提问讲究层次性与适宜性,教师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发展。

4.问题设置要讲究梯度与跨度。

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讲究梯度与跨度的。教师设置问题尽量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此乃问题的梯度。设置问题时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此乃问题的跨度。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入未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逐渐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飞跃。

第二,科学的“导”是有效实施“问题导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在实施“问题导学”中,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讲授者、主宰者,而是学生“研究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示、引导、点拨、激励等方面,其主要任务是学法指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坚持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导”出问题意识。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励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把提问的权利归还给了学生。实践证明,这样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在提问中自主学习,通过提问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学法指导不仅要让学生乐于参与问题解决的讨论,还要养成积极参与讨论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要使学生把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形成技能。

具体方法有:

1)适时的“追问”,以延展学生的思路。

由于受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限制,学生的思维往往不够开阔,问答往往不够完整和深刻,此时,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方法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2)角度转换,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对于问答正确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和转换角度,增加或变换条件等方法,引出新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以拓展学生视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思维,还掌握了新知识。

3)异中求佳,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殊途同归的问题。对于存在不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问题,教师会启发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在求佳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导”出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欲望。学生始终需要激励,需要呵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鼓励,多创造成功机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始终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因此,教师在“导学”中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交流、倾听、接纳,让他们去体验获得新知后的喜悦,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不断强化他们探寻、研究的兴趣和意识。学生良好的心态在一次次的质疑、**、交流、合作中得以展现。

第三,高效的“学”是实施“问题导学”的目的和归宿。

1.较强的合作学习组织让学生的“学”更自由。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学生所处的学习组织是否坚强有力有很大的关系。“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各班加强了合作学习组织的建设。

首先,在班级观察研究,选取了组织能力和工作责任心皆强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问题导学”模式进行中,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训练、培养,提高了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其次,统筹安排,分好各学习小组,要求每人明确自己在本组中的角色定位,主动承担各自的学习责任和义务。

第三,学习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在求学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自主性:新知识,学生主动探索;课本,学生主动阅读;重点和疑点,学生自主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来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学生自己来概括;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自己来构建。

2.较完善的“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学”更有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就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的情况下,教师展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学习材料,进行自学。

自学提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导学提纲,主要是列出新课中的知识点及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有目的,有侧重点的自学;第二部分是讨论提纲,主要是对新课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提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加深理解。在学生自学阶段,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现的各种问题,对个别学生进行及时、实效的现场指导。

3.较浓郁的“合作**”氛围,让学生的“学”更和谐。我们极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法,形成了比较浓郁的“合作**”氛围。这种情境调动了小组各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愉快地进行合作,在良性竞争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能力也在悄然提升。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 教学模式简析。基于 以学定教,动态生成 策略下的 问题导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操作在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深刻把握基本理念。践行 以学论教,学教合一 的 生本课堂 理念,课堂由 教的课堂 转向 学的课堂 二 严格遵循基本原则。深刻把握 以学定教 顺学而教 因学而教 顺学而导 的原则。一...

谈“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

谈 三导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导学。作者 胡冰琳。课程教育研究 上 2015年第06期。摘要 我校参加省级课改,课题为 三导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 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在 三导 中进行问题导学中的设置问题。关键词 三导设置问题。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3089 2015 ...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问题导学 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 提问离题问题和新知识难以 问题。问题导学 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方法,目前也越来越流行。它充分体现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的精神。一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