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小组式教学提升作文教学实效

发布 2021-03-10 17:10:28 阅读 4793

作者:赵斌。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3年第10期。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小组式作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初中作文小组式**。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最为头疼的就是作文。传统写作教学遵循“教师命题——教师讲解——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师单边教学活动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定向思维,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针对目前流行的小组式教学,我在作文教学中也尝试着,感觉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合作中引发作文兴趣。

根据“语文学习群体效应”中大家相互沟通的原则,我结合本班实际,指定几个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当召集人,让他们各找一个作文能力有待提高的同学组成4~5人的作文合作小组。组长可以通过商量由每个同学轮流担任。在习作时,全组同学有机会一起对作文的题目、要求、内容、范围互相讨论、评价、激励、探索。

如写《双休日里》,小组交流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讲故事,交流个人的双休日里的生活片段,把作文指导课变成讲故事课、口头作文课,改变传统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交流之后,思路打开了,学生思维活跃了,内心会产生一种表达的冲动,将储存的生活感受串联起来,沿着新的思维轨道涌现出来。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才会努力提高作文水平。

二、思考中积累作文底蕴。

我根据需要,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的交流形式,做到资源共享。可先分组个个讲,发现优秀全班讲,达到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作用。交流的材料既可以是积累的素材,也可以是写作经验与写作方法。

小组交流,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寻找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中思考,让中学生注意语言的锤炼,要学习古人“二句三年得”的“苦吟”精神,要准确地运用语言,如言简意赅的成语,生动形象的修饰语,准确严密的限制语,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等,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要做到准确无误。交流材料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深化立意、选材、定型的过程。

采用引导式合作,从小组中选出一名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发言人,由他引导该组成员通过思考逐步合作完成口述任务,使他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积累作文底蕴。教师要在各小组之间巡视,也可适当参与小组讨论,充分发挥主导者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提升中职英语教学实效之我见

摘要 为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实践中,应着重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入手,通过培养学习习惯,营造学习氛围,设置教学内容等手段,促进教学实际效果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双丰收。关键词 提升中职英语教学实效。中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底子薄 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力,对...

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浅探

作者 程国胜。作文是小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综合练习,是衡量其语言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以培养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更是学生作为主观能动地认识世界 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的练习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可以从如下...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实效性探索

宋桂云。吉林省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乡学校 摘要 要加强与完善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正确对待与解决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第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第三,要加强学生的写作技能与写作方法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