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

发布 2021-03-08 04:26:28 阅读 3890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

无论是国际动态给我国的导向,还是国内老龄化形势的逼迫,养老都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人口本身特有的特点,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引发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复杂。因此,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具有的人口多、发展快、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特征,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建设健康的老龄社会,这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我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我国人口基数大,由此可知,中国的老年人口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增量上都是极为突出的。而我国由于30年来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预期寿命逐年延长,人口老龄化发展很快。

二)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我国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有直接关系,因此形成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如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我国则是未富先老,当我国进入老年社会时,我国所拥有的财富无法满足大量的仅作为消费者的老年人的生活需要,那么养老就将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

老龄化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人口学领域的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目前中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势必会加快农村的老龄化进程。而且农村问题历来都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社会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农村人口的分布、状态、规模、过程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将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对农村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三、农村养老模式调查。

为了进一步加强了解目前中国农村养老情况的基本情况,也为了结合我们自己村及附近村落的实际情况来更好的研究中国农村的养老模式。我充分利用暑期的空闲时间,我做了一个小范围的社会调查。我直接和间接的探访了我们县里其中我比较熟悉的两个村的一部分家庭的养老情况,一个是我们自己村(甲村)的,另一个是我外婆家那边村里(乙村)的。

调查的基本情况如下:甲村探访了27户,乙村15户,全是家里尚有60岁以上老人的户落,共计42户,一共68位老人。老人中年纪最大的93岁,最小的62岁,平均年龄73岁,其中男性27位,女性41位。

他们所属家庭收入最高的有几十万元的,最低的只有几千元,平均年收入两三万元。收入的主要**是外出务工、在家务农和经营林果业。被调查者中80%的老人是家庭养老,通过留守家庭照顾孙辈获得子女提供的财物或独居家中儿女提供养老资源或自身积蓄养老。

3%的老人是五保户,由国家提供每月200的低保度日,另外还有一些乡里和村里的救济。7%的老人以前是事业单位职工,已购买社保,可以每个月领取100元左右社保养老以及几百至几千不等的退休金。5%的老人是国家占地农民,由**出资购买社保,每月领取五六百的社保金养老,另外还有子女提供的钱物,是混合养老。

5%的老人或因膝下无子或因子女不愿赡养老人,被送到县里和镇里的敬老院、养老院。此外,由于国家的相关政策,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获得**提供的55元高龄补贴,但有低保或是社保等额外养老收益的,不能再领取高龄补贴。

此次调查中,个别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好,长期住院吃药,但农村医疗保障已大大改善,被调查老人中100%的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看病就医得到了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农民每年只需交几十元钱,看病就医就能获得很好的救助。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调查的68位老人中,80%以上的老人对社保和新农保不了解。由于参保资格限制和参保金额巨大,85%以上的老人不愿意购买社保和养老保险。

%的老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幸福,精神和物质方面都欠缺关怀。

%以上的老人对国家政策不了解,缺乏自我维权意识。遇上不孝顺子女,除了村委会有限的节制,显得无能为力,处于弱势地位。

%以上的老人不愿意进养老院或者福利院,养儿防老的观念仍然很重。5、国家的一些惠农政策没有真正执行,此地经济发展惠民措施还需加强。四、目前我国总体的农村养老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中国农村仍以家庭养老为主。

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民的养老压力逐渐加大,养老的经济负担和养老服务负担将更加沉重。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将来,一对夫妻可能要赡养四个老人,抚养一个或两个小孩将会是一个普遍现象。

很显然,在这样的家庭人口结构下,一旦老人生病后,庞大的医药、护理和营养费用负担极重,他们要面临着经济和时间的双重压力。过于沉重的养老负担会严重削弱农村家庭自身的经济积累能力、扩大再生产能力、子女教育能力,乃至大大弱化中国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二)、国家对农村养老行为规范和调整力度减弱,不良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对一些农村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加之国家法律对老年人权利保障不够,使得有些老人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传统而家庭养老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行为,虽然法律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老人生活质量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养人的自身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不能为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完全的保障。对一些家庭养老**现的不良现象,农村基层组织除了调解外,很少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即使依法判决了,又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律意识差,法律文书的执行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老人的生活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

(三)、农村老人对国家惠农政策法规不了解,地区**腐败不作为,频频开空头支票,自截留**对老人补贴的现象普遍存在。国家的新农保和社保政策在农村实行困难,可行性和宣传力度需要提高。(四)、农村养老机构不够健全。

养老院或福利院数量不能满足需求,多数养老院资金不足,生活质量满足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需求。五、关于完善农村养老的对策建议(一)、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应该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观念上要从以城镇和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为重点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制度转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建立三方筹资方式。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

建立农民个人账户,以支定收,个人缴纳,集体资助,国家按比例补贴,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二)、完善农村养老立法。

根据有关部门的一些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城镇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构建的日趋完善,并且发展势头也比较良好,而农村的养老保障却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没有建立与农村老年人养老有关的法律来规范,开展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事业,但是这些法规不能够很好地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所以目前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特别是要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出详细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农村地区的。

老年人老有所养,颐养天年。(三)、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重要的配套制度,就是强有力的大病医疗保障。虽然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艰巨的挑战,但是当前中国农民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养老保障,而是医疗保险。如果要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就必须真正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应逐步降低重大疾病的起报点,加大疾病的报销比例,让老年农民能看得起病,真正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

(四)、加大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对农村老年人的救济力度。

对于农村“三无”老人(无生活**、无劳动能力、无子女依靠),继续实行“五保”制度。对于遵守国家生育政策而形成的独子(女)户、双女户,继续推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五)、加强对**腐败的治理。

国家的不少惠农政策被当地**歪曲,补助金被擅自截留。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平时缺乏**关怀,普遍对**不作为不满。(六)、加强传统优秀文化建设,大力提倡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目前在不良文化的冲击下,农村尊老、养老出现一些退化现象,应该加强宣传建设,重塑道德模范。(七)、进一步规范提高社区养老,加大社区养老的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认识到社区养老的福利。

六、总结。

目前尚没有一种单一的养老方式能全部解决包括物资提供、精神慰藉、日常护理三方面的内容的养老问题,一家庭养老为主,土地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保障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养老模式。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必然决定了家庭养老仍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作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因此,我们的养老制度设计应当不脱离这个实际,在有利于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养老的全面覆盖、标准多层次、模式多元,建立起面向城乡、人性化和个性化较强、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由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综述

作者 薛苗。管理观察 2015年第33期。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一大基本国情,人口结构的转型给社会养老带来压力与挑战。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对农村养老模式进行 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着眼于农村养老问题,在养老模式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目前主要的农村养老模式分类 影响因素 学者对农村养老模式的...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综述

作者 薛苗。管理观察 2015年第33期。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一大基本国情,人口结构的转型给社会养老带来压力与挑战。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对农村养老模式进行 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着眼于农村养老问题,在养老模式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目前主要的农村养老模式分类 影响因素 学者对农村养老模式的...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芳。校园英语 下旬 2015年第06期。摘要 本文从问题的提出 研究过程与方法 研究效果三个方面论述了 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的教学模式,并得出了结论。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一 问题的提出。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 依赖性强和自信心差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在素质教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