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求。
一提到作文,学生便搬出大摞作文书--《同步作文》《新概念作文》《满分作文》《作文大全》等等,可谓种类繁多。学生作文,“剪、抄、粘”大拼凑,或者套用他人的文章,或者借一文而应付于数次作文。作文中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远远脱离现实,没有生活气息。
没有灵动的思想,没有生活的思考,没有心灵的悸动。我想,解决这种现象,唯有教师作文教学中求“诚”,大力提倡“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细心观察,注重积累素材,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产生写作热情,给作文教学注入活力与希望。
其实,许多教育大家早已提倡“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黄遵宪,晚年致力于发展地方教育事业,主张“我手写我口”。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提出:
“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话,自己的话。”四十年后,叶先生对自己倡导的“以诚为本”的作文观又作了补充:“在写作上,诚实是‘有什么说什么’,或者是内面怎样想怎样感,笔下便怎么写”,“自己发抒的文字以与自己的思想、性情、环境等一致为‘诚实’,从描叙的文字以观察周至为‘诚实’”。
叶先生把作文视作心灵的发抒,性情的外现,从而提出以“诚”为本的作文观。这是叶先生一贯的主张。
是啊,写作原在表白内心,与他人相感通。如果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徒然说一番花言巧语,实际上却没有表白内心的什么;写作到此地步便与生活脱离关系,又何必去学它?我认为作文教学要从如下途径求“诚”:
一、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让学生作文有“诚”可求。
叶圣陶言:“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教师应培养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看出对象和现象的典型的但并不很显著的特征和重要细节的能力。
它是个人通过长期观察活动所形成的。这种能力即观察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第一要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观察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感知的精确性,影响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力是人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发展人的智力,就要重视培养人的观察力。而积累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
平时勤于积累,才是打开写作源泉、丰富写作库存、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所以我们应该做到:
1、研读范本,教会学生观察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本内,编者有意识的选编了大量与孩子兴趣相贴近的生活观察小范文。有描写神奇的大自然的,如《黄山奇石》《观潮》《火烧云》等;有观察植物的,如《爬山虎的脚》《我爱故乡的杨梅》等;有观察动物的,如《蟋蟀的住宅》《白鹅》《白公鹅》等;还有描写建筑,名胜古迹等等。从课文中总结出观察的方法,持续性观察一次性观察,.
方位观察,主次观察 ,时序观察 ,远近观察 ,分层观察 ,周期观察 ,动态观察 ,多角度观察。感受到观察者的耐心与坚持。
2、利用资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莎莉文教导海伦凯勒的方法我们或可一用。城市孩子所见有限,一方面老师应该带实物进教室让其观察,触摸,嗅闻。花朵,水果,玩具等;春游、秋游活动时指导感受树干硬皮的粗糙与光滑,风的惬意,云的悠远与变化,学生笑容的甜美。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高科技的设备进行观察指导。照相机,手机,电脑,或拍摄**,**,或寻找所要的世界各地资源。花瓣的花蕊、花柱,动物的触须、脚掌,雪花的形状、大小,都可借助教室电子白板一一从容细研,用词汇去描摹。
3、保持激情,提供各种展示平台。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个“口语交际与习作”中的习作,多数是以口语交际紧密联系。在观察过程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肯定会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因此教师要认真鼓励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在生生互动的交流中借鉴观察方法,加强分析能力,积累写作材料,丰富自己的习作经验。
鼓励学生写作采用真实的素材。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择出源于生活,细节突出的较佳习作,或评选最细致段、句。或推荐发表,或编写作文专刊,或张贴文化角,或投到学校广播站宣读,或班上作范文评讲。
以形成学生的成就感和新的动力。
采用“一分钟身边新闻”观察生活展示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学生对身边的新闻有敏锐的洞察力。王昆杰同学观察每天过麻柳湾大桥,大桥的进度,建成后通车盛况,桥上出现的盆栽,桥下的训练乐队,都一一被他及时播报。
二、开放作文写作,让学生有机会求“诚”。
1、巧设撩拨情思之题,诱发学生创作欲望。
教师在布置作文时就要花点心思在题目上做文章。比如《我的家乡》是公认的传统题目,但学生并不喜欢,假如改成《请到我的家乡来》,题目就有了写作兴趣的**力。《夏天的晚上》、《秋天的景色》的命题远没有《遥望星空》《停车坐爱枫林晚》撩拨情思。
这样,把文题命得巧妙生动,就更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和写作欲望。
2、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动笔习惯。
学生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自我锤炼。对生活、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日积月累,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积累了素材。
3、创设多样作文形式,发扬个性扬长避短。
给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以话题作文为主,其他形式为辅。可以写散文、诗歌、小**、童话、日记、书信、寓言等多种文体,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写作优势。《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是谁?
》《你看看他像谁?》。一幅十字锈》《妈妈的爱好》《市场里的声音》我的网络世界》等贴近生活的习作内容。
总之,可以开放习作题目,开放习作内容,开放习作时间,开放习作形式,尽可能使学生有说真话的机会。
三、培养慧心,作文中应定位求“诚”的内涵。
叶圣陶先生认为:“从原料讲,就是诚实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无着的态度。”叶先生的话不是无因的,他早年的文学创作活动,即是他的作文观的体现。
他早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就是创导“为人生的艺术”,无论是长篇**《倪焕之》还是短篇**《多收了三五斗》,都可以看出作者对民情的关注和同情,再看杜甫的《春夜喜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老舍的《骆驼祥子》,莫言的《红高粱》《蛙》《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的《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等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无一不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去庸俗,不自我,弘扬正能量。“先做人,后作文。”这是求“诚”的注解。
以贾志敏老师经典的课例《杀青蛙》为例。学生把文章的侧重点放在描写杀青蛙的血腥场面,然后小作者看见了毫无所动,最后还高兴地与家人品尝这道“青蛙大餐”。我想只要有一丝教育责任感的老师都不会任由孩子信马由缰地写下去。
同样这样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文章在考试时也不会取得理想的分数。
再如烦恼与尊重这类题材的作文最常见的就是牢骚满腹,口水满纸。但这的确是学生的真心流露,那我们该如何进行点拨引领呢?以双休日或毕业前夕的学习生活为例,学生一看到这样的题目心中的块垒好像洪水猛兽般欲吐为快。
但往往这样的文章流于表面,没有深度。那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反省家长的教育思想,思考考试的弊端,同时还要客观地兼顾家长与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文章的内容既不会显得过于空洞,立意也高了许多。
作文教学中的“求诚”,可以看作“外求”和“内求”。“外求”就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切把握,“内求”就是对主体的严格自律。通俗地讲,外求是如实地描摹所见之事物,即“观察周致”,内求则是寻找内心的真情实感,即写作态度。
教师对学生从这两方面去要求,并辅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学生作文观的改变应当可以计日而待的,而且写作的乐趣也会日渐显露的。
作文教学应生活化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应生活化 作文教学之我见。作者 何美华。读写算 2012年第37期。摘要 学生作文是学生生活的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要让学生写好作文,使作文有血有肉,感情生动,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入手,在教学中合理的引导学生进入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感悟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我...
中学作文教学应返璞归真
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作文教学,也就是教师在课内课外指导和训练学生写文章 怎样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对于这些问题,论者云集,见仁见智,虽 真经 不少,但良方难觅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 过分重视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淡化了对学生进行语文...
课堂作文教学应走创新之路
作者 王永武裴建军。黑河教育 2019年第01期。摘要 小学阶段在写作方面重视的是过程和方法 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融合,但如果一味地固袭守旧,就很难走出作文教学的低谷。所以,课堂作文教学指导,必须走创新之路。让孩子愿意作文 热爱写作,变 要我写 为 我要写 这是我们作文必须遵循的原则。关键词 积累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