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母亲的恩情》课文及教案

发布 2020-12-27 07:34:28 阅读 3702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母亲的恩情》课文及教。

案。导语】《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课文】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的小诗《游子吟》。【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

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二、教具准备:字卡,挂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4、出示:针注视迟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2)带读,**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四、教学生字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五、作业。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教具准备:多**课件。

二、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一节1、指名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句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板书:缝衣一针针一线线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教学:缝补针线。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

(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3、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

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

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3、读第。

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多了白发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四、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二、教具准备:多**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二、指导背诵1、看图背诵这首诗2、同座位点背3、指名读,齐背。

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选自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设计理念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将语言文字训练挤进阅读教学,却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本节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 积累 表达 交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情感体验,增强感恩...

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 课时学习目标。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游子吟 2 理解 游子吟 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3 学习2个生字 迟 永,了解字义,把握字形,美观书写学习过程和内容。母爱是平凡而伟大的,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满怀诗情地学...

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母亲的恩情 指课题 齐读。深情地 再读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感受了母亲对孟郊的这份深情 指 恩情 还学习部分生字新词,大家记得吗?2出示词语。湿润恩情抚摸注视慈爱。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读 评价 发音准确,湿润 感动了,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