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发布 2020-12-26 07:00:28 阅读 4763

观察物体。

说课人:上水小学钟燕娇。

说课内容: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本节课主要是向学生展示一些实物,并让他们近距离观察物体,从而使他们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印象更深刻。

解决向学生的疑问: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几个面?

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的观察活动,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能辨认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教学重点:1、初步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能分辨出不同角度所看到的不同画面。

教学难点: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过程:一、找杨桃的样子,引入课题。

1. 向学生展示一个杨桃,分别请3个同学站在杨桃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杨桃。

将课前准备的杨桃不同角度的相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猜一猜这3位同学看见的杨桃是长什么样的。

提问:同一个杨桃,为什么他们看见的样子不一样呢?

2.引导学生发现并准确说出因为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

3. 师小结,引出今天的课题——《观察物体》

二、情景模仿。

1.再找3位同学扮演老师、淘气、笑笑,站在各自的位置,并说说自己看到了讲台的哪个面?

2. 出示教材的三幅图,请学生连一连是谁看到的。

三、认识长方体的上面、正面和侧面。

1. 展示一个较大的长方体盒子,各面颜色不一样。与学生一起重温长方体有六个面。

2. 拿出长方体图,教学上面、正面和侧面,让学生理解这三个面的定义。

通常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朝上的一面称为上面;面对自己的一面称为正面;两侧的面称为侧面(包括左面、右面)。

四、实践活动。

1. 将一个长方体的各面标记并放在课室中间,让周围的同学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几个面。

2. 将学生的答案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发现: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五、课堂练习。

完成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六、小结。重申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以及重难点。

七、课后任务。

每人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并标示正面、上面和右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观察物体》说课稿

1.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观察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正方体形状画下来,通过动手画,亲身感知 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2.自主探索。教学中强...

小学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

余映潮老师说 语文老师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要把教材读好 读深 读细 读美,要悉心玩赏,为教学设计作好充分有利的铺垫。见 余映潮阅读教学50讲 这是在告诫我们语文老师在走进课堂之前,一定要先做足对文本理解的功夫,只有自己将教材烂熟于心,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下面是小...

二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2

观察物体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 观察物体 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谈对本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本课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