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个字谜和一段生动的**资料导入本课,旨在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如当学生看到生动的**,一定会很想去读一读课文,希望从中读到有关蜜蜂的故事情节。
这样清新自然的课前活动,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课堂,为的就是突出简单、实在。】
一、顺学而导,抓好识字写字。
1、出示课题,指导写“蜂”字。
师:孩子们,刚才看到的画面美吗?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喜欢吗?喜欢听故事吗?这节课,叶老师带大家学一个小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大家一起读。
指导写“蜂”字。学生写三个。
师巡视,选出两份展示,讲评。
师:请孩子们回去之后,把26课的生字写在这张纸上,每个字写一行,认真写好每一笔的位置,写得漂亮的,就贴到班级的展示栏让大家一起欣赏!
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炎黄子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应作为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它的地位不容忽视。因为它既是当今每个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民族素质的一种重要体现。写字教学常由于课堂的时间不足而流产,因此,我把写字教学放在第一个五一节,每堂课认认真真地指导写好一两个字,相信会让孩子受益匪浅。
】2、复习词语,学会归类。
师:孩子们的字写得这么认真!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词语读好!
课件出示词语: 谈天附近引路惊讶旁边敲门跟前观察 )
谁能标准地读出这些词语?当一回小老师!(生读)如果你们认为小老师读得很好,就跟着他读。
(课件出示:位置屋、动作屋、表情屋)
刚才孩子们都读得很好,现在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词语,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并试着把他们送回各自的家。“谈天”送进什么屋?
(生答:动作屋)请你们回答完整,(生答:谈天送进动作屋)很棒!
继续送。(生说师操作课件)
师:我们就这样把它们分成了三类,孩子们平时写日记,如果是描写人的,就可以用动作屋的词描写动作,用表情屋的词描写表情。介绍景物的,就可以用上位置屋里的词语。
识字,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在识字的基础上对生字词进行归类整理,是复习又是提高。】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基点。
蜜蜂引路》是一个怎样的小故事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19页,自由小声地读读这个故事。(生读)
师:孩子们,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
师:(出示列宁头像)孩子们,你们看!他是谁?
列宁是伟大的革命领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是一个非常伟大!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
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出示名言)这就是他留给我们的话,让我们一起读!
师:瞧!列宁多好学呀!现在,让我们带着对列宁的崇敬之情走进他的小故事,故事发生在2023年,(出示第1段)孩子们,请你们告诉我当时列宁住在**?莫斯科是前苏联的首都。
师:列宁和养蜂人是什么关系?(朋友)
师:你从哪句话感受到他们是朋友关系?
生读句字,出示句子: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师:孩子们,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告诉了我们他俩是好朋友?为什么?
预设1:“常常”字体变红。常常的近义词是?只有好朋友才会经常见面呀,只有好朋友才会有聊不完的话呀!谁能用常常说一句话?
预设2:“谈天”字体变红,想象他俩会聊什么?只有好朋友才会无话不谈呀!
2、引读第2段,明白故事的起因。
师:有一回,列宁又想找养蜂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遇到困难了,读出他的困难。(出示句子: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生接着读。
往常”(变红)和常常意思一样吗?常常的近义词是?往常的近义词是以前、以往。它和常常的意思一样吗?
师:谁能用往常说一句话?(指名说,师及**价引导)
师:列宁就亲自去找了。
我市詹昌平主任告诉我们: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用好两只眼睛,挖好“三锄头”,实施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过程——“生态还原”。理解文字面上的内容是还原的前提。
此五一节挖的是“一锄头”,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进行字词句段的理解。】
三、**结合,品读词句意味(教学第4段)
1、出示插图,揭示故事的结果。
师:列宁找到养蜂人的家了吗?(生答)
师:(出示课文插图)是的,找到了! 列宁找到养蜂人了,心情怎样?养蜂人是什么心情呢?请看(出示句子)。
2、体验“惊讶”,朗读对话。
师:孩子们,养蜂人是什么心情?
生:惊讶(变红)
师:认真思考,可以把“惊讶”换成什么词?养蜂人惊讶地说,还可以怎么说? (生答:惊奇、好奇、奇怪)
师:我们就来读读养蜂人的话,读出他的惊讶、惊奇、奇怪。(出示泡泡)
请1位学生读。
师:叶老师也想展示一下,可以吗?请你们认真听,仔细观察,我读的和刚才同学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提问学生说说不同。
师:谁来当养蜂人来问问我呀?请你和我一起读。这会儿,我就是列宁了。
请2名学生和老师分角色读。
师:现在,老师来问问大家,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生齐答: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雨果说,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着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背后。也就是说,要透过语言文字读懂它背后包含的意思。让学生在品词、品句当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还原的实质就是想象语言文字后面的内容。此环节为“二锄头”,意在透过语言文字,通过举象、造境,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原生态画面。因此我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惊讶”一词。
】四、明白路线,体会人物品质(教学第3段)
1、品读,领悟品质。
师:“向导”就是引路的人,引路就是带路。孩子们,蜜蜂不会说话,怎么会带路呢?
师: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呢?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请孩子们认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找,一路上列宁都看到了些什么呢?把列宁看到的景物用圈画下来。
生:(自由读语文书,画圈)
师:列宁在去养蜂人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句子。(课件出示: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这两句呀,都是说列宁在看,不过看的不一样。
你仔细观察一下,第一句是说他怎样看?
生答:一边走一边看。
师:很会读书!再看第二句,怎样看?
生:仔细观察
师:不管是一边走一边看,还是仔细观察,列宁不是简单的“看”。他不仅是看,而且还在想。
那列宁想到了什么呢?孩子们,我想和你们一边画画,好,那我们先来画了。列宁开始走了,从小路里走出来,他首先看到了什么?
生: 花丛
师画“花丛”,先画一束,这就是花丛吗?继续画,这才叫花丛!)
师:花丛吸引来了什么?
画蜜蜂,先画两只,只有这些蜜蜂吗?继续画)
师:孩子们,让我们摇身一变,现在我和大家都是列宁了!我们心里非常着急。
我们要找那个养蜂的人,可是又不知道他住在**呀。正在这时,我们发现了很多花丛,花丛里飞着许多的蜜蜂。看到这儿,你想到了什么?
你猜到了什么呢?
师:那就是这些蜜蜂很可能和谁有关系?
生:养蜂人
师:很会猜!那就让我们随着这些蜜蜂继续去想。好,我们随着蜜蜂走,继续观察这些蜜蜂有一个特点,它采完蜜之后都要飞到附近的一个——
生:园子里。 (画园子,附近就是离得……)
师:园子的旁边还有一所什么?
生:小房子 (画房子)
师:我们看到了一群一群的蜜蜂采完蜜就飞到这个园子里,然后园子旁边还有一个人住的房子。看到了蜜蜂、园子、房子,你又能猜到什么呢?
师:好,孩子们,你们看,列宁啊,他不仅是在用眼睛看,更是在用脑袋——
学生:想 师:列宁正是因为他认真看,用心想。 所以才找到了谁?
生:养蜂人
师:让我们一块来读读这两句,读出列宁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感觉来。
师:你们说列宁的想法对吗? (接着后面出示句子)看,这句话见证了奇迹的出现!齐读!在这个句子里有一个特别的词,告诉我们列宁的想法对了,列宁是真的找到养蜂人了,是哪个词啊?
生:果然 师:列宁很想见到养蜂的人,现在列宁终于见到了养蜂人,什么心情?
生:高兴或者开心
师:那就让我们怀着高兴、开心的心情读读这一句。(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了列宁是这样找到养蜂人的。你一定想夸夸列宁?
生夸。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或者说“物化”。
离开朗读的中介,儿童往往很难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当然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所以我在此着力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2、再读,训练说话。
师:是呀,要想创造奇迹就要像列宁一样,遇到问题善于观察,积极动脑!让我们带上这些好品质,继续学习!
出示句子1: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句子2: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句子3: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句子4: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
师:孩子们,请你们看,这四句话中都藏着一个表示位置的词,这些词语很重要,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把话说清楚!现在,谁来当导游,用上这些词语,向我们介绍自己的校园?
(出示说一说:我们的学校在的附近,走进校门,中间有 ,跑道旁边是的跟前有 。)
师:请孩子们随着**去想,去回忆,想到了就举手告诉我。
**停,师生交流。
此环节是“三锄头”,即实行读写点破,这也是还原的关键。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与生活中走几个来回的过程。在这个来回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字词句的表达技巧,学习写作,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情趣等。
】五、课题小结,充实文本内涵。
师小结:孩子们,观察和思考是好品质。正因为列宁善于观察,才让不会说话的蜜蜂会引路。正因为列宁很爱思考,才让不会说话的蜜蜂会引路!
师升华:此时此刻,列宁在我们心目中不正像一只会引路的蜜蜂吗?他是我们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因为他的话在鼓舞着我们努力前进!让我们牢牢记住!
请孩子们回家后把他的名言背下来。
是呀,学习,学习,再学习!孩子们,像列宁这样会引路的名人还有很多很多,老师希望孩子们多读名人的故事,从他们身上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是一堂课的小结,但更是孩子学习名人的引领。相信在老师的鼓励下,在这堂课的生动学习中,孩子对名人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将成为孩子阅读名人故事的开始,大大地充实了文本的内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画风人教新课标
画风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认 陈丹赵艺宋涛显 七个生字,会写 艺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三个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2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识字,通过 结合的方法让生去体会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画风人教新课标 2023年教育
画风 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 宋 涛 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 艺 涛 等12个字词。过程与方法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二 教材分析。画风 这篇课文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大的书
最新版。19 最大的 书 1 依题激疑 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 课题中的 书 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2 展示激趣 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 资料,启发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 书 看看这本 书 是怎样介绍的!板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