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跟随作者的文字,你会走进一个和谐相处、充满无限情谊的自然界的角落。题目本身就能引起人们很多的联想,生活的经验和文本产生的碰撞激起求知的欲望。
课文分两部分,一根“情”线紧紧贯穿全文。第一部分是春天的早晨,小鸟和小树的初遇。在小鸟看来,那“小树”是金色的,又会“走来走去”,便产生了好奇,而小树则表现了出乎小鸟意料的关爱之情,不但同意了小鸟的要求,还带着它去过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的故事。
第二部分是小鸟和小树的重逢。不过与前次不同的是小鸟长成了大鸟,它能感到出现在面前的不是金色的小树而是美丽的小鹿,不是树的枝杈而是金色的鹿角。小树也变了,它是原来的大鹿的儿子。
按理说,它们也是初识,但“会走路的树”则勾起了他们的旧情,“你也是”、“你大概就是”这些话表现了他们隐藏在心中的怀念之情。接下来他们有一段对话,其中“叫起来”、“激动起来”,是感情的喷薄而出。完全可以想象,到了小鹿的家里,重叙旧情,再生新情是必然的。
本人通过上课发现了有如下反思之处:
一、“问题”牵引课堂。
我在教学时力求突破课文的这两个难点来进行的:一是感悟驯鹿和小鸟的“情”;二是理解“会走路的树”到底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问答,理解。
纵观我的全课堂,都是以问题导入,并用问题牢牢地牵住了整个课堂,同时也牵住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第1小节时,我用这两个问题导入:小鸟在树林里看到了奇怪的一幕是什么呢?
小鸟为什么感到很奇怪?学习小节时,用的是小树答应小鸟了吗?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样?
学习5-9小节时问同学:小鸟回来后看到了什么?它找到了“会走路的树了吗”?
“会走路的树”到底是什么呢?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它们的作用都是我想来导入下面的课文,让学生去读课文。其实这些问题有的小朋友在读过一遍课文后就已经能回答了,而我还在这里却作为课文研究的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找答案。课堂上看似热闹了,但多是浅层次的“碎问碎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得不到锻炼,只会是高耗低效。
不仅如此,仔细研究我的问题,发现有的问题意思都一样的,而我还在课上要求了一遍又一遍。我的课堂已进入了专家们所说的新课程教学课堂误区之一:以问题牵引全文。
其实有些问题完全可以换一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引入下文的效果。
二、说话设计脱离生活实际。
语文是生活的形式,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学习、享受生活,交流、记录、表达生活。我在课堂中为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小鸟跟着小树到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这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
小鸟跟着小树到了看到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想象,把他们的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通过文字来表述出来。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为降低难度我出示了一幅大海的图画,让他们看着画面说一说。备课时只顾重视自己的设计与理念相匹配,而忘了最根本的与生活实际相符合。
驯鹿和小鸟生活在树林里,而且它们当时又那么小,它们的生活范围只可能是在那一片树林,它们到达的地方也只有可能的树林里的小溪边,可能看到小熊、小猴等……而我却出示了一幅它们不可能达到的地方:大海,从而给学生以一个错误的导向,接下来有的学生说它们来到了草原,来到了沙漠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脱离了生活的实际。
而我也在错误中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在课上说的每句话,每个词,出示的每一样东西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我们孩子的一生。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会走路的树1苏教版
二 闪现文本细读的智慧。会走路的树 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 语言基调是温暖的。温暖带来的教学语言是舒缓的,课堂上的节奏也是舒缓的。课堂上我用委婉可亲的语言 巧妙自然的理答 无处不在的关爱将孩子们带进童话的殿堂,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教育的幸福,在阅读中领略童话的神奇。教学设计中,我以 友好 为教学线索,巧妙...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23会走路的树 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会走路的树 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文字清新美丽,很容易让教师在课堂上泛泛地讲友情,进行爱的教育,那样的教学就失去了语文本身的魅力。因此,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既让学生领略春天的美景,又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看到这棵 会走路的树 会有多么好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会走路的树苏教版
一 复习导入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学生齐读课题 会走路的树 师 谁来读读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生 车读 二 学习 自然段 师 小鸟和会走路的树是在春天认识的,微风吹拂着小草,阳光柔柔的照在身上,鲜花盛开在树林里,它就看见了 树 怎样的树?生 一棵金色的树。引读 师 小鸟怎么说的?小树怎么回答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