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反思。
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宾艳。
一、 让问题的提出更加合理。
找规律》是在学生对生活中某个物体或图形的排列,一个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所以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问题中发展,根据听课老师的记录,在这节课中我共提出了37个问题,其中记忆性问题21个占57%;推理性问题12个占32%;常规性管理问题1个占3%;创造性问题3个占8 %;无评判性问题,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在教学中能注意学生**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对于一节**、合作学习的课,记忆性问题占了问题总数的57%,说明我仍偏重于“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活动方式,偏重于一问一答的信息反馈。问题的提出不够合理,与这节课的课型要求有所背离。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节课,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形成了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由于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不仅仅只是体现一个认知、**、交流、决策的过程,同时还体现了一个交互与审美的过程。
三、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我就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根据听课老师的记摘,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8次课堂巡视,其中4次参与了学生的讨论、交流。两次分别对三名学困生进行了重点辅导。
巡视时关注面较广,目的性明确。但一位听课老师提出一个现象,一位学困生在前半节课中共举了两次手,未被老师关注,之后再没举过手,后来问他为什么?回答是:
“反正也不会提问到我。”学生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已为然,其实蕴含着不满。说明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忽略个体差异、害怕问题暴露,相反应充分重视、关爱学困生,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几点建议:1、“规律”已有些许经验,教材从“联欢图”找规律入手,而后面的练习又设计了“摆一摆”,意味着让学生先看图再操作,是否与布鲁纳的表象模式理论(动作—图形—符号)相违背。能否直接给学生一些长方体与圆柱体的学具,让学生摆一摆,从中找到规律,这样更能激发兴趣,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例1时是让学生观察图形选择“后面一个应该是什么?”此环节与例3中让学生观察图形后“涂一涂”的内容相类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将它们安排在衔接的两个环节中是不是更理想呢?
二年级找规律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 找规律 教学反思。李颖利。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中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显得复杂一些。此次找图形的规律以循环排列为主。这样,学生不仅要看清形状和颜色的组合规律,还要发现图形排序上的规律,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综合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师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图形的排列规律。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 生1 我们组发现 横着看,每排四个图形相同,只是所在的位置不同。上一行和下一行比,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每个图形都向前移动了一格,变成了下一行。生2 我们组发现竖着看,后面一排和前面一排比,前面一排...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课题智慧广场 找规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2.经历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圈一圈 数一数 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难点及突破措施重难点 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