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找规律》教学反思。
李颖利。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中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显得复杂一些。此次找图形的规律以循环排列为主。
这样,学生不仅要看清形状和颜色的组合规律,还要发现图形排序上的规律,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综合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透彻理解与掌握不是易事。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去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小明装修图纸情景。用这条情感线来支撑知识线和能力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
大家知道,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节课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小婧房间的图案引出规律:呈循环排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我在考虑的时候,根据目标之一,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规律,把主题图作为墙面和地面出现,请同学和老师共同来找规律。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墙面图案的规律,说得很全面。另外,引导学生把图形改变方向进行观察,以便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此规律。
三、创设**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具仍探索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自主**,猜测验证,合作交流,充分发表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和见解。因此,在“找规律”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活动:
a、呈现问题情境,提出思考问题。b、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规律,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c、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师生共同验证。
d、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图中排列规律。这样教学,把教材中抽象的规律引发为一个过程,一个让学生参与观察、猜测、合作、验证、概括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再次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自由设计图案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创造“规律”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课上下来,也留下不少遗憾。
1、课上,正如课前预设,我创设了一个个美丽生动、熟悉亲切的生活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仍有一小部分“学困生”跟不上学习进程,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不能独立做题,或是出现较多的错误,分析原因:在学生自主**新知的活动中,虽然重视规律的表述,但没有引导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不利于记忆,更影响运用的熟练度。
2、导入时间太长,环节太多,影响了学生学***的时间。
3、“规律”已有些经验,教材从“小东家的新房设计”找规律入手,而后面的练习又设计了“画一画”,意味着让学生先看图再操作,是否与布鲁纳的表象模式理论(动作—图形—符号)相违背。应直接让学生摆一摆,从中找到规律,这样更能激发兴趣,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教案
找规律 教学反思。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宾艳。一 让问题的提出更加合理。找规律 是在学生对生活中某个物体或图形的排列,一个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所以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 问题中发展,根据听课老师的记录,在这节课中我共提出了37个问题,其中记忆性问题21个占57 推理性...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1教学反思
大家知道,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 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节课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校教室图形的图案引出规律 呈循环排列。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我在考虑的时候,根据目标之一,使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 实验 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规律...
二年级《找规律》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香坊区王兆新村小学王敬萍。教学内容。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二年级下册p115例1。教学目标。1 通过让学生观察 猜测 讨论 推理等学习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2 通过自主学习,经历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的过程。3 通过动手操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欣赏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