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例

发布 2020-12-07 08:55:28 阅读 9826

蜻蜓和蚂蚁》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内容,明白有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3用续编故事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只有播种才有收获,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铺垫新课。

1学生**车认读生字卡片。2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课文主要写了蜻蜓和蚂蚁之间的一件什么事?4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二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课件演示文图,提问:你看到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你对蜻蜓的印象怎样?(学生朗读说图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

2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个词知道的?“逛”字知道了什么?还从这段的哪个词看出来。

3从哪个词能看出时间过得很快?能不能换成其他的词?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冬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荒凉荒芜)3用文中的哪个词语哪句话体会出来。4蜻蜓的心情会怎样呢?(悲伤痛苦)5你是怎么知道的?(愁眉苦脸嘀嘀咕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提高朗读能力,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学习三—-七自然段。

1.学生默读3—7自然段: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共写了他们之间有几次对话?2.指名读第一次对话,你从话中知道了什么?

3.指生有感情地读出不同的语气。4.小蜻蜓是怎样回答小蚂蚁的问话的?

5.当明年来临的时候,蜻蜓还会有温暖的家吗?指生读最后一次问话。6你是怎样知道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7.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五.演课本剧。

学生自编课本剧,演的形象,逼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应变能力。六创造剧本:1.续编结尾。

2.尽可能发挥想象,增加人物,扩充台词。3.自己随意编故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七.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以后如何去做?八.作业。

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蜻蜓和蚂蚁。

夏天冬天。蜻蜓逛来逛去愁眉苦脸(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蚂蚁劳动安乐;(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例

二年级下册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 唤起不迷信权威 不轻信盲从 勇于实践的意识 3 会写 哄 喝 两个生字,并掌握如何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教学准备 1 杯子 水 尺子 鸡蛋 2 课件 3 奖状 王冠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植物妈妈有办法 逸夫小学王兵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 生活。在二年级语文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多 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例篇一。生3说 如果我是风娃娃,我不会做坏事,我会轻轻地吹,帮人们把风筝吹起来,把衣服吹干 让小树跳舞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说得都很好的。突然,生4也举手说 如果我是风娃娃,我也要把衣服吹跑,把小树吹断,让人们没有衣服穿。听了生4的发言后,学生们笑起来了,但是举手发言更积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