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发布 2020-11-30 01:27:28 阅读 4643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课本第1页例1和第2页的做一做)。

教材分析:教材从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讲诚信、爱科学的品格素养。

教学准备:8个硬币、6个三角片、20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 前提诊测。

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物体有高矮,长短。那么,你知道怎样更准确地表示。

高矮,长短吗?

二、 出示目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

三、实施目标。

1、布置任务,明确要求。

同学们能用手上的学具测量书本的宽、铅笔的长、文具盒的长吗?引导学生想到用长度单位去量。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第一步操作:

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的物体。

交流:数学书的宽是7个硬币、4个三角形、15个木块。

师:为什么同一边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体会: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第二步操作:

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不同的长度。

交流:数学书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5把小刀长。

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为什么不同的东西量出的结果一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要得到相同的结果,并与实际相符,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第三步操作:

用相同的物品测量课本,课桌的宽,体验长度单位的好处。

四、形成性练习,加深认识,提高技能。

第2页的做一做。

第1题,引导学生发现,5种蔬菜的左端对齐。第2题,指导学生一次接一。

次地量的方法。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估测,再用实物测量,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五、课堂总结。

小组交流后回答: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你学会了哪些测量的方法。联系我们学习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你能领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其中哪个关键词有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课本第2页例2及练习一的第1—3题)

教材分析:教材有比较丰富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有序的活动体验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厘米尺、小正方体、纸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在前面学习中大家发现统一长度单位非常重要,大家统一过用正方体的边长去测量,但在实际的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也不准确,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二、出示目标。

这是一把厘米尺。今天,我们运用它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它测量长度,有信心吗?

三、实施目标。

操作演示,建立1厘米的表象。

1、认识厘米尺。

2、认识1厘米。

实物演示:正方体的边长、手指宽。

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1厘米长的。

闭上眼晴,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1)教师示范,说明量的方法: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四、形成性练习。

课本第5页练习一的第1—3题。

五、达标检测。

用厘米尺测量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课后反思:本课能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等多种实践形式,直观感受1厘米的长度,逐步建立并加深1百米的长度观念。

六、诚信小故事:在我们学习了单位长度之后,知道了在数学学习中测量要特别小心,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测量,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多不能少。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做一个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人。

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米,用米量。(课本第3页例3和第5页的做一做,练习一。

第题)教材分析:让学生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米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充分地参与活动、体验,是学生建立正确表象的重要手段。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厘米尺、米尺、卷尺、1米的绳子。

教学过程:一、引入。

让学生用厘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学生感到这样量要量很多次,太麻烦了,由此引出米尺。师: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量比较方便。

二、出示目标。

这是一把米尺。今天,我们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米,学会用它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三、实施目标。

1、认识米尺。

2、建立1米的表象。

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量出1米的长度,建立1米的表象。

说一说哪些物体大概是1米长。

伸开两臂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的长度。

3、**厘米和米的关系。

量出1米长的绳子。

量出1米长的绳子有几厘米。有的学生用自己的小尺子一次一次地去量。也可能有学生直接用教师的米尺去量,一下子就看出1米长的绳子是100厘米。

四、形成性练习。

1、第5页的做一做。2个学生合作,分4大组进行。

2、练习一的第题。

五、达标检测。

用米尺测量教室一扇窗的宽度。

六、小故事、大感悟:学生分享上一节课中“卖菜人”不守诚信的故事情节及个人心得,小组讨论说一说: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线段,画线段(课本第5页例4及练习一的6——10题)

教材分析: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教学时注意把握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以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刻度尺、各种直的、弯的实物若干,例如:牙膏盒、药盒、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 、引入课题。

二、出示目标:

1、明确目标:今天,我们来认识线段,学会测量线段,画线段。

三、实施目标:

1、感知线段的直。

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2、测量线段的长度。(在书上测量)

3、画线段。

指导画法:用直尺定好线段的两个端点;用直尺把两个点连起来。

画线段练习:

平面上有三个点,在每两个点间画线段,一共可以画几条线段? 如果有四个点呢,一共可以画几条线段?在纸上画画看。

四、形成性练习。

练习一的第6——9题。第7题,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直的特点。

五、达标检测。

1、课本第7页第10题。2、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习内容 1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2 认识线段。学习目标 一 基础知识 1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 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米和厘米的长度关系。4 通过看图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画线段。二 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预习题 一测量数学课本,铅笔盒 回形针的长。不提示测量工具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课堂练习。必做题。一。直尺大约 个长 橡皮大约 个长 铅笔大约 个长 长方体大约 个长。选做题。二。分别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例如橡皮 铅笔 文具盒等。思考题...

长度单位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评价试卷 A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评价试卷 a 一 画一画。1 请你用直尺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2 请你画一条比5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二 填一填。这块橡皮长 厘米。三 量一量你自己的学习用具 填在下面的 里。数学书大约长 厘米 宽 厘米。铅笔盒大约长 厘米。四 在 里填上 米 或 厘米 1 一枝铅笔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