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师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课件)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
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44=16(个)。
生4:..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课件)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
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三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教案
1 排列 组合。2 简单的推理。2 地位于作用。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有关逻辑推理知识也是人们在生活和研究中很重要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简单 有条理的思考。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面做一些努力和...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广角
三年级数学 下册 教案 数学广角。教学过程 一 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1 巧妙设疑,直观感悟。1 谈话 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 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2 指定小组 分别在 和 美术 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广角
课时。数学广角21 班级。三 4 编写者。林晶。一 教材内容分析。等代换 是三年级下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图的观察和分析,学会根据已知条件寻找事物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结论,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