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9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发布 2020-11-23 12:46:28 阅读 9733

29《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在教学《乞巧》《嫦娥》这两首古诗时,正好看了小学生古诗文的教学要注意“三要三不要”。三要:诗句要反复朗读;诗意要大致理解;全篇要熟练背诵。

三不要:介绍背景不要过全;诗句翻译不要过细;意境体会不必过深。教学本课时我就借鉴了这“三要”和“三不要”。

让学生从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课堂生成来进行。有个学生讲到“乞巧”的意思时,好多学生都做了补充,我也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知道的对学生做了补充介绍。突然感到课堂的“三不要”中的背景不要过全,我这是不是介绍过多了?

但是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又不错,我犯难了,深感教学不易啊!

乞巧》教学反思

乞巧》是人教社新课标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一首古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智巧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那是因为诗中有意境。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创设情境、互动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意境互动教学策略,事实证明还是比较成功的。

1、借画面互动:

乞巧》这首诗有两幅大的画面:一是天上,碧霄只是背景,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才是主画面,这在教材的底图很清晰;二是人间乞巧的场面。除了在课前加几个晚班搜索到了让我中意的**制作多**课件外,在教学环节中,我还安排了让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配乐再现画面,让诗句和诗意化为可以视觉感受的栩栩如生的**。

2、借音律互动:

**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在教学中让**成为拉近时空、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是我的初衷。在朗读在背诵在想象的时候,我本想选用经典名曲《阳关三叠》作为背景**,可后来又觉得学生难以从中体会到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重逢之喜、人间姑娘的乞巧之切。

于是,我便用《西游记》插曲《女儿情》取而代之,**响起,缠绵悱恻,宛若将人带至几千年前的时空,怎能不激发起在座的学生、家长无边的遐想呢?

3、借吟诵互动: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吟诵是古诗教学很多老师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我教学时由学生背诗入课,教师吟诗入题。课中吟中诵,诵中说,说中解诗意、品诗味、入诗境。

4、借想象互动:

丰富的想象是这首诗明显的写法特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画面,想象人间乞巧的场面,最后请学生大胆地向织女祈愿,启发学生吟诗明志,用说来体会诗人的志趣,体验乞巧的民俗,学生自己借诗咏志,借想象抒情怀。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作为古诗教学,尤其要注意以读带讲、多读多悟,这样才能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这样学生才会不满足于当一个听众,更会自主的去读,也会读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读得更感人。

这是我此堂课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要与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之处。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29 古诗两首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 年月日。课题课时教学目标 三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用教材的构想。29.古诗两首课型精读第几1课时。1.认识 乞 霄 烛 晓 4个生字,会写 乞 巧 霄 等8个生字。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 29掌声

第八单元。29 掌声。30 一次成功的实验。31 给予树。32 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1 认字,写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4 积累语言。5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1 认字,写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 能正确 流利 ...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嫦娥》教学设计

古诗 嫦娥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朗读时能自主揣摩,读出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三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感受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化,从中受到陶冶。二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