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庐山的云雾(导学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学完了第二课和作者畅游了美丽的南沙群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第三课《庐山的云雾》,和作者一起畅游景色秀丽的庐山,去欣赏那变幻无常的云雾。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注意“庐”的笔顺。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三、展示词语:
师:小组内,帮对之间相互检查一下学案,看看生字是否认识了,词语是否查字典了。(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师: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指1名读)
师指导:所谓读词想景,我们在读词语的时候,要学会边读边想象与词语相关的情景。(再指1名读,然后齐读)(口诵心惟)
四、练习读书。
师:学案上还有个任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一会儿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同学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学生练读自己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
第1页。五、展示读书。(落实读正确、读流利,读不正确、不流利的,老师要及时纠错、指导,实在差的,要赛读。)
师:时间到。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帮对针对出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及时纠正。
师: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描写了庐山云雾()、抒发了作者对()、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师:好,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课后生字,看看它的结构,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六、写字:(如果生字比较多,交流学案时,发现同学们哪些字容易写错《描红临写》)
师:好了,同学们,请看“瀑、幻”这两个字。(课件出示)
1)请同学们在课后第1题中描一描。
2)描完后,在田字格里仿写,每个字两遍,看哪个字写得好?学生仿写。教师巡视。(起笔顿笔、大小、间架结构是否美观。)
师:我发现同学们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写的字也越来越漂亮了。师:再仔细看一看这几个生字,看看能不能记住它?(3)小检测。
师:好,同学们,老师来听写。
师:请对子之间相互改一改,错的请及时更正,错一改三。
师:通过课前老师对学案的了解,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同学们请看:
第2页。七、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庐山云雾有什么特点?可以边读边写读书体会。请划出相关语句,并在空白处写感悟,做批注。(读书、思考、圈划、讨论。)
八、分配展示任务:
1、补充搜集有关庐山的资料。
2、庐山云雾有什么特点?对它的特点进行具体介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文字感悟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任务分配:
1、补充搜集有关庐山的资料。(1组--3组)
2、庐山云雾有什么特点?对它的特点进行具体介绍(4组--9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10组--12组)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齐读课题)。(课件出示)2、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3、课件出示上节课的自学提示。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根据这一自学提示,并且结合我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自学,并写了自己的读书体会,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读书体会。
二、全班汇报:
师:同学们,相信通过你们的自学、小组交流,对自己的任务已经有了答案。我们的展示正式开始:
第3页。1、介绍庐山。
生:庐山四季风景如画,夏季凉爽宜人,尤其是云雾飘渺,更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2、(1)展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学情预设:学生汇报时,可能一般会抓住庐山云雾的一个特点来谈,却忽略了通过抓住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来展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学生往往抓不住课文的内在联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联系,从而为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打好基础。
教学措施预设: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知道了庐山的云雾姿态很多。追问:
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追问: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生: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生: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生: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生:
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追问: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师: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师: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师: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师:好同学们真会读书。要深入的理解课文,读懂课文,读进去,还要谈出来。
2)展示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学情预设:学生汇报时,可能一般会抓住“眼前”看到的“情景”来谈,但往往抓不住课文的内在联系,不能把看到的情景和词语对照起来理解。)教学措施预设。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知道了庐山的云雾变化得真是太快了。追问:
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理解“瞬息万变”。追问: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生: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第4页。追问:如果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追问: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生:不是,是作者想象的。
师: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写写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师:这么奇异的景色,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师;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连忘返!你想说什么?
生:这真是一副美丽的画面啊!
师:是呀,这么美的云雾,让我们怎能不生热爱之情。将你对庐山的爱有感情的读出来吧!赛读。
3、选取课文中的两个自然段读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的变化,读出西湖的美。老师针对读书情况及**价)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师:如此美丽的地方,如此美丽的语言,我们是不是应该将其熟记于心呢?看图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试背、指名背、齐背)
三、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到了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心底悠然而生的是一种赞叹。大自然真是位巧夺天工的画师,它在广阔的天地间挥洒着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迷人的画卷。教学反思:
第5页。
2019三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庐山的云雾苏教版语文
3 庐山的云雾 导学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学完了第二课和作者畅游了美丽的南沙群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第三课 庐山的云雾 和作者一起畅游景色秀丽的庐山,去欣赏那变幻无常的云雾...
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导学案
3 庐山的云雾。撰写人 中河小学mbl 2012年秋季学期三年级语文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真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二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S版三年级语上册14《庐山的云雾》导学案
14 庐山的云雾 导学案。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 尤 添 览 姿 态 戴 弥 返 8个生字,积累 景色 秀丽 尤其 变幻无常 增添 千姿百态 笼罩 云遮雾罩 茫茫 流连忘返 等词语。2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部分。感受庐山景色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3 引导生默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