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语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充满画意的联想,描绘了庐山千姿百态、奇幻秀丽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祖国山河的深深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全文层次分明,第一段先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
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法,具体地写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罩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忘返。文章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与“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词语,并学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 学会运用总分的写法来具体描写自然景物。要求运用总分的写法来写(或用的导游的身份按总分的方法给大家介绍)校园的一处景物。
过程与方法:
1.多层次朗读感悟课文,边读边入情境想象。
2. 在读的基础上初步认识总分段式,掌握中心句。学习第自然段的写法。感受庐山云雾姿态美变化快。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庐山云雾特点的。
教具准备:多**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陶冶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的名山大川,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首先跟老师来看一**片了解一下庐山和庐山的云雾。从这些**中,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同学们,作者把庐山的云雾写得那么神秘美丽,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
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通过文字继续走进庐山的云雾——(板书课题)去欣赏《庐山的云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庐山美景,引起学生对庐山的向往,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二、细读课文,说说庐山云雾的特点。
1、学习第一段。
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完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庐山的景色。
2、此时此刻,你的头脑**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让我们带着这份感觉认真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一共几句话?我们来比一比哪些同学能迅速的记住这几句话。
学生练背,指名背诵第一节,鼓励没有背上的要向他学习。
学习的功夫不止是在课堂上。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并鼓励学生向生活的语文大课堂学习。
3、让我们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这段话是围绕着那个句子来写的?(指名生回答)这个句子就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中心句中的“千姿百态”——说明云雾的姿态有(很多很多)
那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姿态呢?你们刚才读出来了吗?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读到的?(指名生回答)
同学们,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些样子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答(千姿百态)——板书:千姿百态。
指名回答:说明还有很多云雾的样子没有写出来,你觉得云雾的样子还有哪些呢?引导学生说话练习。
同学们,我们发现,不同位置看云的样子不一样,站在不同角度来看云的样子也不一样,不同的人来看云的样子产生的感受和想象也不一样,这就叫做——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有很多样,难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态。
同学们,这段话整段都是在写云雾的各种形态,而第一句话呢就总写了他的姿态都很多很多种,所以这一句话就可以说是这一段话的中心句。
同学们,作者笔下这云雾已经有聚有散、有浓有淡,真是神秘莫测。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读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4、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三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是围绕着那个句子来写的?(默读、思考)
学生答(…瞬息万变)——板书(瞬息万变)
谁能告诉我这个词的意思?——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5、读第三段,哪些词语看出云雾变化的快?
刚刚、转眼间、明明、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读这几个词,体会怎么表现出来快。
庐山的云雾不但变化快,还变化多,书上写了哪几种变化?(指名答)
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变万化——自己读——指名读——女同学读一缕青烟,男同学读一泻千里。
自己读下面这一句——指名请学生读、读出自己的感觉。
6、学生齐读二三自然段,感受庐山的云雾的美景。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可感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中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再通过读、悟感受语言的美,更感受庐山的美。
7、引入最后一节,问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用流连忘返说话,有哪些地方让人们流连忘返。)
三、延伸拓展。
1、诵读古诗《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
2、课文的第。
二、三自然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一句是中心句,其它几句都是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具体地描写这个特点。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总分的写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课文积累,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情真意切地写出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做到读写结合。
四、总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结尾:同学们,庐山美吗?你喜欢庐山吗?假如你是游客,你想离开庐山吗?书上也有一个词描述了这种感觉——流连忘返。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流连忘返——喜欢某种事物,不愿离去。
五、板书设计:
3 庐山的云雾。
十分秀丽。景色。
变幻无常 流连忘返。
千姿百态。云雾。
瞬息万变。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 庐山的云雾 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 教学实录执教者 徐岩。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背诵 望庐山瀑布 题西林壁 1.课件出示庐山风景 师 刚才,在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大诗人苏轼和李白都不约而同地赞美了同一座山,这就是 生 庐山。教师相机介绍 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的九江市,以雄 奇 险 秀闻...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 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 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第。二 三自然段采用了 总 分 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 教学反思。在教学 庐山的云雾 这篇课文时,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反思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 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旅行,不是一般的旅行,是在语言文字中旅行。二 创设情境,激励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