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古今贤文教案

发布 2020-11-17 04:36:28 阅读 3053

24古今贤文。

教材分析。本课是由押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集结而成,强调修身的可贵、保健的重要,表达了人要注重修身和保健的观点。课文配有两幅插图。

第一幅是读书修身图,第二幅是冬练三九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共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修身篇,介绍了修身的一些具体行为。

第二部分是保健篇,叙述了如何保健。

文章每句对仗,朗朗上口,其文含义深刻,简洁明了,是启迪学生心智的好读物。教学要求。

1认识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两部分内容的大致意思,初步理解课文阐明的道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24课《古今贤文》,课文汇集了我们中国从古到今的一些格言、谚语,它们按内容被分为两篇,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篇《修身篇》。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将修身立德放在首位。那为什么要修身?又怎样修身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蕴含着心灵修炼的哲理。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相机正音。提醒“逆"的声母是n。3分组读课文。三、理解大意。

1怎样修身?请同学看插图。是的,博学于文是修养身心,提高自我的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修身的具体行为还有很多。

2出示课文,学生思考,教师整理分类,指导朗读。择善而交一一近朱者赤,近墨肾黑。

检束自我一一梅贵高洁,人贵自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仁爱谦卑一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深谋远虑——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真诚待人——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善听谏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按分类让学生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可以直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教师补充。四、熟读积累。

文章每句对仗,朗朗上口,含义深刻,简洁明了,好读易记。1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读。

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2全班齐读。3自由背诵。

4这些名言警句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请工整地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今贤文》的《修身篇》,一起来背一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发现了《古今贤文》的一些特点,谁来说说?(在格式上每句对仗,内容通俗易懂)

因此,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保健篇》,请同学们来自学。二、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每句话的大致意思。2学生自学。三、检查朗读。

1指读正音:“寝“是前鼻音,“炼"的声母是l,“枢”shū“蠹”dù。2指导读好句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3指导读对节奏: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

四、理解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句子的意思。2质疑问难:不懂的向老师请教。3重点讲述:流永不腐,户枢不蠹。

腐,指发臭。户枢:门的转轴。

蠹:虫蛀。这句话的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这句话告诉我们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五、学习运用。

请根据下面的语言环境恰当地用上所学的名言警句。

1丁丁是个小胖墩,特别容易饿,一饿就拼命吃;也特别会渴,**育课,就“咕咚咕咚"喝水。你会对他怎么说?

2红红的爷爷特别注重健康,家里有很多很多药,一有什么不舒服,马上就吃各种药。你会怎么劝他呢?

3玲玲习惯很不好:走路弓着背,边走边玩;坐在椅子上不安分,动来动去。你会怎样对她说呢?六、总结全文。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今贤文》的《修身篇》和《保健篇》,知道了修身和保健的一些具体做法。同学们,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希望这些名言警句能时时指引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4 古今贤文 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24.古今贤文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贤文的含义内容及表现形式。2 对课文中的成语 名言能熟读体会。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成语 名言,感悟课文语言,要把读 思 议 悟结合起来,多方位进行感悟训练,以全面吸收语言材料。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介绍名人名言导入。二 ...

三年级语文24 古今贤文1修身篇

24.古今贤文。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古人如何修身养性 规范言行举止的。2.学会认识 会读本课的7个生字。3.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教学重点 理解贤文的句子意思。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懂得修身 保健的道理。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用具 多 班班通。第一课时。一 激发兴趣,导...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4古今贤文教案苏教版

24.古今贤文。教学目标 1 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2 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3 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4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2 加深学生对勤俭 谦虚等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