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荒岛日记2教案长春版

发布 2020-11-16 21:13:28 阅读 9641

11-2荒岛日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

2.过程与方法:借助词典等工具理解生词的意义,有感情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鲁宾逊在荒岛上的生活。

并能联系原著了解鲁宾逊这个人,并学习鲁宾逊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主人公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请有条件的同学看一看原著。基础知识:

屿:yǔ小岛。(岛屿、鼓浪屿)

境:jìng面临的情况或状况。(环境、境遇、景况、仙境、情景、绝境)兽:shòu野兽、怪兽、兽医、兽皮、猛兽、

幕:mù用来张挂或覆盖的大块布、纱绸等织物;像帐篷一样罩在头顶的东西;古代指将帅指。

挥作战的帐篷或办公之处;戏剧的段落。(幕后、闭幕、雨幕、序幕、帷幕)幕天席地:以天为帐幕,以地为铺席。1形容心胸旷达,生活放浪不拘。2指露天遣兴。

或酣睡。暮:暮色。慕:羡慕。墓:墓地。募:募捐。

持:chí】①握住;拿着。②支撑;扶住。③保持不变。④管理;掌握。⑤对抗;互不相让。

控制;挟制。(把持、主持、持着、支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旷日持久、勤俭持家)

傍:bàng①靠;靠近。②指时间临近(傍晚、傍水、傍午)

栏:lán用竹、木、石、金属等制成的拦挡用的东西。(栏杆、栅栏、木栏、栏目、专栏、

桥栏)钉:dīng钉子;紧跟着不放松;督促催问。(钉子、铁钉、钢钉、图钉)多音字dìng把钉。

子打进去或固定住其他东西;用针线缝住。(钉钉子、钉马掌、钉木桩)桩:zhuāng插进地里的木柱或石柱。(树桩、木桩、桩子)

制:zhì①造;做。②拟定;规定。③法度;准则。④约束;限定。(制造、**、体制、制。度、制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读过《鲁宾逊飘流记》这本书吗?谁来给大家讲讲这本书的大概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鲁宾逊的《荒岛日记》,走进他的荒岛生活。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2.

学习生字。3.正音字:

船只、身处险境、仍旧、徘徊、继续、质地、削制、布置、结实。

二、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可以先小组讨论,再发表意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一步感知课文,体会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一、生字复习导入。

二、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的三个**,理清文章的思路。

1.小组合作,填写**。

2.想一想,通过这个**,你看出了什么?

在分析文章的主要词语、句子中,体会鲁滨逊克服困难的坚强和勇敢,从中感受到他热爱生活、喜欢思考等优秀品质。

3.分析人物形象,从**入手可以,从课文的其它部分入手也可以。

提示:鲁滨逊的勇敢体现在哪儿?他善于动手动脑在课文的哪些地方有所体现?他的坚持不懈体现在哪儿?你还发现了他其他优秀品质了吗?

引导学生通过析词解句、深入咀嚼课文字句。4.读到这里,你想对鲁滨逊说些什么?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我也来说“鲁滨逊”故事会。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鲁滨逊是许多人心中的大英雄,在荒岛上,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除了课文中。

写到的以外,原著中还有很多十分精彩的故事,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会,也来讲一讲鲁滨逊的故事。二、举行故事会。

1.选出主持人。

2.选出十位评委按故事情节表达各5分打分。3.各位选手进行比赛。

4.选出故事大王、“读书小博士”。

三、作业:1.熟读课文,写生字;2.读过原著的同学请摘选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7 荒岛日记 教案

2.荒岛日记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 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2.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 归纳关键的信息。并学会运用 图像化阅读策略进行阅读。3.熟读课文,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 鲁滨孙漂流记 文中的 我 就是 的主人公鲁滨孙...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7 荒岛日记 说课稿

27 荒岛日记 说课稿。一 说教材。本文节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 鲁宾逊漂流记 文中的 我 就是 的主人公鲁宾逊 克鲁索。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反映了最初鲁宾逊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的故事。鲁宾逊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来到 绝望岛 所遇到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是惊心动魄的,难 中处处透...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荒岛日记》教学设计

学设计。篇一。运用 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 归纳关键的信息。对主人公产生钦佩的情感,产生阅读好书的兴趣。教学难点。运用 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 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启动先备知识,导入新课。1.了解阅读起点。了解学生中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