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14 02:00:28 阅读 6743

第二单元:爱护周围环境。

教学目的:本单元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1、 知识: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3、 思教: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

教学重点: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4、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1、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7、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8、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方法:1、初读课文,画出不懂得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

2、开展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表演等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

5 翠鸟。教学要求。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 、利用多**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 、四人小组自学。

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第二课时。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

二、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

(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

)(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

(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活动1 、迅速敏捷:疾飞。

2 、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 、眼睛锐利:悄悄。

2 、行动迅速:蹬、叼、飞。

第三课时。一、朗读第1 ——3 自然段。

二、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 、齐读。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

六、朗读主题丛书中描写动物的篇目。

板书设计:真想。

打消想法喜爱翠鸟。

希望。6、燕子专列。

学习目标。1 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课前准备。1 生字卡片。

2 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3 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 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 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自读自悟。

1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 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 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 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

3 交流。(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

①**的呼吁;

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

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四、指导朗读。

1 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

2 重点指导读好第自然段。

(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

(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 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1)自己练习讲一讲。

(2)指名说一说。

4 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

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

五、抄写生字。

1 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 指导书写。

3 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生词: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骤然跋涉**踏雪救护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第二课时。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1 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2 学生自主写。

3 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

1 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

2 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 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

4 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四、布置作业。

1 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

2 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

五、阅读主题丛书。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

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再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四、设置悬念。

1、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

2、小结:惋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掌握的情况。

2、联系第一与第五段思考: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二、**学习。

1、学生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齐读。

(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3、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反复读第三自然段。

(2)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一画。

(3)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4)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

(3)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5、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该怎样读好,试试。

(2)什么都没有了是指“——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也没有了。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四、巩固本课生字。

五、课后扩展。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个手抄报。

六、阅读丛书。

板书设计:美丽的小村庄 (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本。

8* 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

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

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

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可巧的是三篇文章的主人公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着挫折。微笑着承受一切 给学生渗透一种面对生活的挫折 人生的苦难的正确态度,桑兰微笑的背后承受的是巨大苦难,体现的是桑兰的信念 乐观 坚强和毅力。雪儿 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腿受了伤的孩子纯洁美好的内心世界 向往春光与蓝天,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具有美好无私的情怀。花瓣...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4 翻越远方的大山。高西小学皆映芬。教材分析 翻越远方的大山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6册第2单元的第1篇课文,该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展开。翻越远方的大山 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刘翔成功的战胜了阿兰约翰逊。课文通过时间顺序,刘翔自叙的手法给人很深的启迪。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寓言 南辕北辙 理解词句意思。2.理解寓意。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 读了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结合课文语言简单说说。三 抓住语言,剖析矛盾。1 感情朗读。2 原因 1 强化后果 那人这样的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 2 原因 为什么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