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浮力教科版

发布 2020-11-09 06:13:28 阅读 3098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教师讲解分析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引课:由于本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课堂容量大,为了节省时间,我采用直接点题的引课方式,通过把乒乓球、木块、泡沫等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分析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自然引出本节要讲的知识——浮力。

二、新授:通过上面的实验得出什么是浮力后,教师板书浮力的概念。(为了节省时间,处理本节的重难点。

)浮力的方向学生不好理解,所以我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猜想浮力的方向,有的学生列举出放飞的氢气球是竖直向天空飞的,有的列举出把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竖直向上升起而不是斜着上升。看到学生能根据这样的生活现象想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我感到非常高兴。

**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先给学生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把一只粉笔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学生看到粉笔在水中下沉,根据这一现象,我提出问题,下沉的物体受不受浮力?你们能不能用你身边的器材进行研究,并叙述你的实验过程及看到的现象和结论。

接下来是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对个别不会的小组加以指导。学生们通过研究,能利用称重法研究出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从而我也自然引出什么是称重法。为了让教学的重点、难点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我然学生用手中的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看看哪一组造的船承载的硬币数量最多,并观察,放入不同的硬币,水面上升的高度是否相同?

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接下来就是学生的造船活动,有几组造的船还没等承载重物就已经沉没,有四组同学造的船承载了三枚硬币。

为了是活动推向高潮,我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造了一艘船,和学生进行比赛,结果我造的船承载了5枚硬币。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老师造的船比你们承载的硬币多呢?你们看出了有什么不同?

这时有不少学生齐声喊道:“老师造的船比我们造的船大,橡皮泥捏的薄,在水中排开的水多。”之后我又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钩码重复一次称重法测浮力,并注意观察:

“当钩码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在水中以及在水中下沉时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从看到的现象中能分析归纳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来?”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基本上能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这样使教学的重点一点点突出,而难点在学生的实验中逐步被化解。

在学生完成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我为学生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即利用称重法测量同一个钩码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相同?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果对他们有什么启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学生都能想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这样难点逐步被化解,重点也越发突出。

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基础上,我利用演示实验完成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内容,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到,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从而突破了本节最后的难点。

由于本节的内容较多,还有很多内容无法一节课全部解决,所以只完成了以上的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浮力教科版

浮力 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 沉与浮 中的一个内容。感受浮力的存在 浮力的基本特点,掌握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的科学概念。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本节课巧妙的引入了新课,便借助于色彩艳丽的动画故事创设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1 5浮力教科版

浮力。教学背景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 沉和浮 单元的第5课,之前,学生对于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有一定的认识,在学习本课之前经历了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造一艘小船内容的学习对物体的沉与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敢于假设 质疑 提出科学问题,乐于参加观察 实验 记...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 浮力教科版

浮力 教案设计。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和在水中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 概括能力。3 了解水的浮力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课前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 泡沫 水槽 钩码 木块 气囊 铁块 弹簧秤。2 关于水的浮力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