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夏建立老师编写。
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6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滕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①(形成凝成犹如)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②(炙烤曝晒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zǎi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bó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旋律积蓄(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主zǎi ②磅bó
3)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滕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轻飞漫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错别字订正:
错别字订正: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①②处。
2.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春》)
2)古老的济南,那么狭窄,又那么宽敞。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上卧着点雪,对,这就是张小水墨画,也许就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济南的冬天》)
3)“田家少闲月,”,他们的肩上挑着春秋两季。(《夏》)(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三峡》)
3.选出下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作者春游的所见和感受,情景交融,形象而生动。
b.梁衡的《夏》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突出了夏天的热烈和紧张、急促的旋律,赞美了辛勤劳动的农民。
c.《济南的冬天》是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的。
d.《三峡》提纲挈领地描写了三峡风光,春、夏、秋、冬四季齐全,山、水、草、木面面俱到。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有人危言耸听地说地球在本世纪末将发生**,现在想来真是无稽之谈。
b.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语重心长的谈话,使犯了错误的小明心悦诚服。
c.他今天身体不舒服,还没有到操场就情不自禁地吐了。
d.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5.修改下列病句。(4分)
1)青少年要有求知的渴望,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
2)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增长知识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6.对下列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
c.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比喻)
d.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比喻)
7.交际活动。(5分)
邀请名家指导,商定讲座安排。下面是你与书法家魏先生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景补全。
你:魏先生,您好!下周是我校的“书法活动周”,我们诚挚邀请您下周二给我们开一个讲座。
魏: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动,能换个时间吗?
你:魏:太好了!那我们下周五下午在你们学校的报告厅见!
二、阅读与欣赏(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10.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11.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2.从全文看,第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3~15题。(12分)
四季分明。程丽则。
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虽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金黄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夏季说来就来,五月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厚厚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的如此美丽。
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城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赋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又一年四季轮回。
13.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6分)
春天:夏天:
秋天:冬天:
14.第③段到第⑥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照理,第⑥段写冬季,应该用老年人来作比,但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呢?(3分)
15.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因而南京四季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请举例说说你的理解。(3 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6~19题。(19分)
雪白。王开岭。
一。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比如雪。
在我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她使我隐约想到了“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意味很浓的词。
那神秘无限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祥和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
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最美的意境了。
童年时,我心里涨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还要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
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相濡以沫的洁白。
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有时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令人亢奋。
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夜走灵官峡》,开头即“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
那盛大的雪况,现在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今天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雪么?
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
记得小学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①”,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
于是老师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老师讲“异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了……不久,她因贫穷辍了学。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子的雪。
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的一个。
要知道当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
二。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
从前的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
是的,我们相信。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
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
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针或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胡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
这**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
衰败的迹象即是这时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大地的烦躁、空气的郁闷、没有冰的河床、树的稀少和鸟的惊恐……眯起眼睛,我认出菜叶上的药斑,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
从前不是这样子的。
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人类创造着一切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本色和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包括季节、生态、秩序、规矩、操守……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助学单
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助读单。编写 挂科领导执教者 16 紫藤萝瀑布。一 学习目标。1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2 运用圈点勾划学习方法,揣摩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3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并用抓线索 关键词句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二 教材助读。1 读单元提示 课文导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排梳理单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排梳理单131621 薛文琪。城市 华盛顿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位置 位于美国东海岸,大西洋西岸。自然环境 地形 平原 位于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势平坦。自然环境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降水稀少集中于夏季,夏热冬寒 自然环境 水文 波托马克河 西北 东南流向 流经市区。人文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目标导航。1 理解并积累每课的生字 生词,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2 抓住关键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并掌握作者细致观察与描写的方法。3 学会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6 紫藤萝瀑布。学海导航。1 掌握文章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