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本单元内容大体分三段安排:第一段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应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段引导学生探索梯形面积公式并进行应用,教学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三段教学计算简单组合图形、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办法。这三段内容的教学之后,还安排了整个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学情分析: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在学习了多边形面积计算之后,让学生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认识1公顷和1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像活动,使学生认识1公顷和1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在学生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解决一些与图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会通过割、补、拼以及数方格等操作活动,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解决一些与图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认识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初步建立1公顷实际大小的观念;发现平方米、公顷 、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相应的单位换算;会解决一些与土地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难题。
3.使学生经历探索各种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体会面积计算和测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难点: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
课时安排:15课时。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7-8页例1-例3。
教学目标: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
设计理念。一、复习导入: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
二、**新知:
1.教学例 1:
1)出示例 1 中的第 1 **。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预设:学生大多会用数方格方法进行比较,对于出现“转化”教师应当鼓励,并加以引导。
2)出示例 1 中的第 2 **。
你还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思考第1**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吗?)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 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倒过来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倒过来斜边重合。
4)小组讨论:比较两种转化方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教学例 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
请大家从教科书第 115 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课前准备),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并填写下表。
转化后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
3)小组讨论。
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s = a × h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2.指导完成练一练:
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 1 - 5 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熟练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长方形木框(活动)。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
设计理念。一、复习导入。
1.如何求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如何将一个长方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联系?
二、练习指导。
1.练习二第 1 题。
提问: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如何画出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使学生明白要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图中长方形面积相等,即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为 15。所以要画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为 5 和 和 5 或 15 和 1。)
2.练习二第 2 题。
学生独立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 3 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提问:先求什么?再如何列式?
4.练习二第 4 题。
学生独立审题,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5.练习二第5题。
取出长方形木框,指名两名学生按课本上要求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多找几组学生进行操作,注意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和思考:
长方形被拉变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然后汇报交流,注意让学生明确:
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变,面积变了。
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就会越小。
3.这和我们上节课的“转化”有什么不一样?
三、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题的经验?
四、作业:完成《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3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例4、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
设计理念。一、复习导入: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新知:
1.教学例 4:
师:仔细观察这 3 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 5:
1)出示例 5:
师:用例 5 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课前进行准备)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如下:因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h÷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第 7-9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4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0 - 17 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
设计理念。一、复习导入。1.口算:
2.笔算:
二、练习指导。
1.练习二第11题。
1)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积与什么相等?它的面积如何计算?
2)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它的底和高的积应该是多少?
3)学生操作,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练习二第12题。
1)三角形面积如何计算?
2)学生测量并计算,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3题。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审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图案美。信息窗1 对称。课型 新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课时。教学内容 认识轴对称图形 画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学习目标 重难点 1 将学具盒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知识技能 情感等目标较好的完成。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穿针引线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 的需要。教学方...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位置。一 课题 确定位置 二 教学内容及分析 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9页例1和例2 练习五 两题。说明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教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三 教学目标及分析 1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二 反馈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三 教学例2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