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赏。
析。及。教。学。
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目录。
1、草原。2、丝绸之路。
3、白杨。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5、牧童。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
6、冬阳童年骆驼队。
7、祖父的园子。
8、童年的发现。
9、儿童诗两首。
10、杨氏父子。
11、晏子使楚。
12、半截蜡烛。
13、打**。
14、再见了,亲人。
15、金色的鱼钩。
16、桥。17、梦想的力量。
18、将相和。
19、草船借箭。
20、景阳冈。
21、猴王出世。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临死前的严监生。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23、刷子李。
24、金钱的魔力。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6、威尼斯的小艇。
27、与象共舞。
28、彩色的非洲。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迂回渲染勾勒新鲜明朗渲染勾勒低吟回味翠色欲流一碧千里;通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的意思,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下笔赞美草原的美丽。
教具】1.多**课件。
2.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学习第一段,领略草原美景,品味、积累优美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歌曲激情导入。
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听一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地方?****《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高原辽阔的大草原。
板书课题:草原。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先自由朗读全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比较难读的词语,要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 ,边读边思考:说一说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去写草原的?
分别是哪几自然段?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把它画下来请你说一说:
学生自由读)(假设学生回答:景色美人热情)(课件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学生说难读的词,课件出示词语,(迂回渲染勾勒新鲜明朗渲染勾勒低吟回味翠色欲流一碧千里)指名认读生词。
3师:(假设学生回答:景色美人热情)(课件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过渡:作为著名的**家、戏剧学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的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1、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请大家用心地读读这一段,把自己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这些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
同桌交流讨论:你最喜欢第一自然段的哪一句话?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2、学生汇报,细细品读,教师适时点拨。
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
a课件出示: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品读体会。b、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1)、师:(板书:一碧千里)你读得太好了。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生:小丘是绿的,平地也是绿的。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
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天地相接的地方。 放眼处处皆绿色。
3)、师: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c、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一个形容绿色的词语,赶紧找一找。“翠色欲流。
3)这句话写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手来表现小丘柔美的线条?
4)缓缓地高起,又缓缓地低下,就像是绿色的——波浪。沿着这条波浪般的线条放眼望去,就觉锝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翠色欲流”。
5)师:你能把这种柔美的感觉读出来吗??这段话给怎么读?
(慢一点、轻一点、优雅些甜一点)这绿色向周围慢慢扩散、渗透、流动。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感觉会更好。读出了这种自然、流畅、轻盈意蕴。
齐读。d、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1) 感情朗读 ,草原上这幅巨大的绒毯仅仅是一种绿颜色吗?
2) 这里的色彩太美了,出示画面。这是什么修辞?(比喻)
3) 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
4) 是“绣”字!(你是一个用心读书的孩子)她找的很准,为什么“绣”用得巧妙?
生:因为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就像画一样。
师: 如诗如画,羊群本因为吃草无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巨幅绿色绒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奇妙!
e。、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说修辞,体会吧美景。
2)感情朗读。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静静地望,细细地品,面对这番美景,此时此刻老舍先生他怎么了?难怪老舍先生会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全班齐读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 这是作者的两次抒情,一次要高歌,一次要低吟,两种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心境。
小组讨论高歌什么?低吟什么?
汇报交流。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既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
四感情朗读回味草原美景。
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配乐引读课文。
三、课堂巩固。
草原是一幅画,草原是一首诗,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想说点什么呢,你又会做些什么呢?你可以用诗的形式,也可以用一句话把你最深的感受记录下来,好吗? (生写、师适时点评)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深深的感受到,草原的美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六、作业设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一碧千里。
草原景美。翠色欲流。
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比喻手法;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作者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西部建设的资料;了解戈壁的特点;白杨树的生长特点。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引题。
出示矛盾《白杨礼赞》中的一段描写白杨的话。
师:同学们,前两天我读到一篇很美的散文,就赶紧记下来了,这会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看短文,老师朗诵。
师:听了这段描写,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师:这段话就是出自文学家矛盾的《白杨礼赞》,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陶铸先生的《白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生字生词。
1.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出示词语:清晰新疆陷入。
这组词你觉得该注意什么?课件(易写错的地方变色)
戈壁茫茫浑黄一体。
读了这组词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高大挺秀坚强生根发芽。
看到这几个词你又想到什么?
2.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三、细读品味了解白杨的特点。
1浏览课文,找出介绍白杨树特点的句子。
1)每隔几分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2)“你看那树多高!”
3)“你看它多直!”
4)“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体会特点。
1)出示:每隔几分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师:自己读读这句,白杨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生谈印象,高大挺秀。
3)怎么理解的“高大挺秀”?换成“高大挺拔”行吗?(出示对比句)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精读与略读》课时测评
13精读与略读。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书籍 j j 刊物 k n n 梗概 n n 俗话 sh s 大略 li l 透彻 q ch 二 看图写成语。三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1 浩如烟海 浩大。多。2 书刊 刊物。削除 修改。3 书籍 书籍 册子。登记。籍贯。...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课后习题答案集
一 草原。1 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答 自然风光 内蒙古大草原辽阔无边,碧绿的青草一望无涯。民族风情 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乡亲穿着节日盛装,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地欢迎远客,给汉族兄弟敬酒,一起联欢表演。2 佳句欣赏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描述的是纯真 难忘的童年岁月。教材安排了有关童年的古今诗词,也有名人名家对儿时情怀的追忆,讲述的都是亲身所为,亲眼所见,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都是针对童年话题的说说写写。古诗词三首 是本组教材的开篇,天真烂漫的童年情怀,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也特别能激发对童年的向往,用古诗词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