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一、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语言美。
本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写,语言简洁明了。同时,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一幅如画的桂林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琅琅上口,令人心驰神往。
二、文章层次清楚、过渡自然、前呼后应、整齐划一的结构美。
这篇课文是按总起──分述──综合的顺序写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地把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
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3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作者面前。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的美。
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因此,学习本文,应把重点放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借助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景色美,同时感受祖国的语言美。
二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前呼后应的谋篇布局法和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总之,本文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得力佳作。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文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配乐多**课件或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注重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注意培养学生收集资源的习惯、能力及资料共享的意识。
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
、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观察图画、录象中漓江的水;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以下三点: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
这段的三个特点,排比得当。这个自然段之所以让人充分感受到漓江水之美,与第二句三个特点的排比大有关系。描写一个事物,抓住它的三个特点写,既全面又具体这里写漓江的美,连用“真静”“真绿”并列表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个自然段中,三个句子各有特色,句句精彩。对比、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产生了相当好的语言效果,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怎么背下来,然后指导背诵。用多**课件,先后**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
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用词之精妙。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
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总结:这一段作者同样用了一组包括三个分句的排比句,写出了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分别从山形、山色、山势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每个分句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使用了恰当的比喻,读起来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或者多**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文字:
引导学生质疑。
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
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这段写了什么?
写的是作者观赏桂林山水后的总印象。“画圈”是什么?为什么作者最后用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样两句诗来概括?
与开头一句关系如何?(作者把桂林的山、水、云雾、绿树红花、竹伐小舟融合在一起,用一个长句子写出来,勾勒出一幅彩色桂林山水图。作者泛舟漓江,如入画中,并把读者也领入那无限美妙的境界中去了。
结尾诗句与开头诗句前呼后应。使文章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总结:
本自然段写出桂林的山与水结合的美景。
录象的运用把学生自然地带到优美山水的情境中,激发起阅读文章的热情。学生情绪激动起来,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一定会敏锐起来。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品味精美词句段,感悟语言表现力,不但体会到文中的思想感情,而且掌握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落实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朗读全文,整体背诵。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二、三两段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静、清、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画。
、**多**课件中桂林山水旅游介绍。边看边想到文中哪些句子。学生不时发出惊叹声。
、练习背诵。
、提示线索,全班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根据影片回忆、想象,然后读出或背出与课文有关的或是正好能描述这些**的句子,实际上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来描述图象,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的美,又亲眼**山水的美景,这就是学语文、用语文的最好体现。
四、转换角色,运用语言。
、小结本课的写作特点:
本文的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开头先总起“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分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最后把山水结合起来加以概括。首尾呼应,突出了中心。
本文观察仔细,抓住景物的特点,加以具体描写。想象丰富,比喻生动,作者又使用了诗一样的语言,借景抒情,使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眷恋之情。
喜欢书法的同学可以把赞美的话写在书里的插图上,也就是题词,别忘了签名;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选择图上象鼻山这一景点,练练怎么做导游;喜欢创造的同学可以给桂林设计旅游广告词;喜欢写作的同学,仿照二,三自然段写公园的花或校园的树等一个片段。
、组织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点。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题词”、“导游词”、“广告词”、“仿写”等多种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感悟理解。
《桂林山水》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能在文本与 所形成的氛围中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桂林山 水的特点。通过品读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领会作者仔细观察 抓住特点 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 让喜爱书法的同学可...
桂林山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 第二课时设计简案。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创造性阅读练习,深入地领悟文章语言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语文实践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教学重点 在阅读实践真正体会桂林山水的美。教学难点 把课文内容与搜集的材料有...
《桂林山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渗透导游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回小导游。教学设想 全文是按照总 分 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开篇引用 桂林山水甲天下 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 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