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发布 2020-10-13 02:51:28 阅读 4760

春天来了。

教材分析:春风轻柔地吹拂,使冰雪渐渐消融;春风亲切地呼唤,使小草张开蒙胧的眼,柳树吐出嫩嫩的绿,桃花露出羞红的脸;春风友善的笑靥,引来蜜蜂花间舞,唤回燕子啄春泥。春风就是春天的使者,她托起五颜六色的风筝,把串串欢笑送给每一位可爱的孩子。

我们就让孩子们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轻松快乐地学习祖国形象的汉字和优美的语言吧。看一看美丽的春景图,读一读和它对应的词语,想一想春天缤纷的景致,相信孩子们在愉快的朗读中、驰骋的想象里,能够轻松掌握本课的生字,憧憬春天的美丽。

目的要求: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要求写的字。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正确、整洁。

4.积累词语:读读记记本课的8个词语和课后的6个词语。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词,知道春天的一些景物,了解春天的特点,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

教学难点:认写本课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教法。

教具学具:词语卡片,朗读词带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5分钟)

教师出示挂图(灯节、课件),并动情描述;春风吹醒了整个大地,春天悄悄地来了。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小朋友,请你仔细地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设疑,老师梳理问题:春天有什么特征?小燕子为什么飞回来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22分钟)

1、看图,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小草吐绿,柳树发芽,蜜蜂飞舞,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

2、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呀!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3、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认读学习生字、生词,并结合生活实际给生字组词。(**车认读、指名读、齐读等。)

4、春天景色这么美,这些与春天有关的生字不光要会读,而且还要记住它们的样子。请仔观察并开动小脑筋运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记这些字?

5、做“组字”游戏。让学生准备好部件,教师请几名学生上讲台用部件拼字,其余学生在下面拼字,当堂反馈。

6、指导书写生字:应重点强调每个字的重点笔顺。

1)注意让学生仔细观察要求书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在观察的基础的上,指出写好这些字的应注意的地方。如“风”要注意排列匀称。“冰”“桃”是左窄右宽的字。“雪”注意上下的比例。

3)注意书写时提醒学生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7、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将“春风吹”、“放风筝”、“桃花开”、“小草绿”、“冰雪融化”、“燕子归来”、“柳树发芽”、“蜜蜂飞舞”这8个词语贴在图上相应的位置,并根据图意讨论理解每个词的意思。

8、小朋友,你知道春天在**吗?(课前教师布置孩子们去找春天。)谁能把你找到的春天介绍给大家?

三、质疑再探。(6分钟)

学了这一课,你有那些不明白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预设:你还知道春天还有哪些其它的特征?还知道那些描写春天的词语,说出来让大家听听记记。

先小组内进行交流,班内再进行补充,教师点拨。

四、拓展延伸。(7分钟)

1、课间休息随着《春天在**》的旋律唱歌、跳舞。

2、课后第二题有6个描写春天的词语,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

3、完成课后第三题、第一题写一写。描描写写后,完成“比一比,组词语”。

4、继续完成课后第四题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

板书设计:春天来了。

春风—风筝桃花—小草—柳树。

燕子—蜜蜂冰雪。

教后反思: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改进措施:

我的小天地。

教材分析:家是我们相亲相爱的殿堂,家是让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时刻想念的地方。在家里,你有自己的小天地吗?

如果你能有自己的小天地,你打算怎样布置呢?会放上书桌、椅子、小书架……然后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惬意地看书、写字、画画、做手工或是独自想心事。本课是一篇以家为题材的集中识字。

12个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组成4行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识记。启发孩子们通过身边的事物去认识汉字,或许是他们乐于接受的一件事。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记住本课生字。在书写过程中,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继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联系生活实际记住本课生字。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法。

教学准备:本课的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5分钟)

1.同学们,今天丽丽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新家去看一看,大家想去吗?(出示课件或挂图)

2.小朋友,请你仔细地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设疑,老师梳理问题:

看看她的小天地里都有些什么?

猜猜她每天会在小天地里做些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23分钟)

1、丽丽告诉我,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6岁就自己一个人睡了,她可真勇敢啊!我们看看那她房间的一角有什么呢?(出示挂图)瞧,这就是丽丽的小房间、小天地。

丽丽的业余生活可丰富、可有意义了,她都干了些什么呢?鼓励学生说完整话。

2、生自由反馈,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去掉拼音认读并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结合生活实际自由组词。

3、教师拿出实物卡片,学生立刻举起相关的生字卡。

4、小组讨论:如何识记这些生字。怎样把这些生字写规范?

在这些字词中,有一些是咱们今天去掉拼音要会认的字,是谁呢?小朋友们快找一找,再把它圈出来。

5、指导书写生字:重点要强调每个字的重点笔顺。

1)让学生说说最难记的字和最难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书空。

3)完成课后第三题:“描描写写”。

4)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你还有什么不明的问题吗?提一提,议一议。

预设:小朋友,课余时间、周末时间,你们还在小天地里干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优等生补充,共同交流解决。

四.拓展延伸。(7分钟)

1.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真棒。丽丽小朋友告诉我,除了读报、画画,累的时候她也玩一些游戏,你们想玩吗?

2.做游戏——小鸭回家,比一比看谁认识的生字多。

3.写出想写的字词。

板书设计:我的小天地。

书桌椅子闹钟。

书架台灯笔筒。

看书读报讲故事。

写字画画做手工。

教后反思: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改进措施:

教材分析:西柏坡。

新中国胜利的号角,在西柏坡吹响。西柏坡人的精神,至今仍令人肃然起敬。

西柏坡》是一首语言流畅的诗歌,诗歌中数不清的石头,磨不坏的碾子、石磨无不引领着我们情不自禁地去追寻西柏坡的神奇和伟大。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记生字,感受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并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14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字。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教法。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5分钟)

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吗?学生设疑,老师梳理问题:

1.西柏坡在**?

2.西柏坡上有什么?

学生思考上面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25分钟)

1、带着前面的疑问,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2、教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请大家出主意,我们可以怎样来读好这篇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西柏坡在**和西柏坡上有什么?

3)你怎样学习这种石头的精神?同桌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效果。指名回答自探提示的题。

4、再次有感情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5、通过阅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提示多音字。

6、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叫:左右结构,口字旁。

多:上下结构,夕字旁。

坡:左右结构,提土旁。

行:左右结构。彳旁。

里:独体字。

面:独体字。

得:左右结构,彳旁。

7、同桌互评互议识字的情况,教师适时点拨,并以听写比赛的方式检测。

8.指导书写生字。可先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叫行坡得”,认真自行并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是“里”的写法:先写个“甲”再写两行。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说“石磨边走出了新中国”?

大家先议议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解决,教师再点拨。

四、拓展延伸。(5分钟)

1、把喜欢的词句再读读,并记住他们。

2、讲多音字磨的两个音和组词。

3、让学生自主发现另一个多音字。

4、讲多音字行的两个读音和组词。

板书设计:西柏坡。

叫:左右结构,口字旁。

多:上下结构,夕字旁。

坡:左右结构,提土旁。

行:左右结构,彳旁。

里:独体字。

面:独体字。

得:左右结构,彳旁。

教后反思: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改进措施:

交通工具。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交通工具,了解简单的相关知识。

4.拓展延伸,通过课后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悟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生存规律。

重点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写好本课的生字。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交通工具,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以及它们适用的范围。

重点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写好本课的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玩具模型。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揭题释题(7)

1.同学们,周末或是寒暑假,爸爸妈妈会带你们去哪儿玩呢?(激活氛围)

2.师追问:你们是怎么去的呢?(学生说什么,教师随机贴出常见的交通工具的**)

3.教师导入:这些就是交通工具。(板书课题:交通工具)

4.指名读题,然后跟老师读。

5.认读生字:交、通、具。

二、自读课文(8)

教师出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1.圈出生字,拼读。

2.组长组织组员认读生字,互相帮助,说说识记的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读顺儿歌。

三、反馈(15)

一)生字认读。

二)读好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试着读。

3.指名读,学生评议。

4.全班同学齐读。

四、朗读儿歌(10)

五、布置作业(5)

认读生字。板书设计。

交通工具。jiāo交tōnɡ通jù具tiě铁lù路wǎnɡ往pǎo跑kuān宽qì汽chuán船lànɡ浪ɡuǎnɡ广yún云mánɡ忙。

教后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学习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在练说中感悟事物的规律,在读说中积累词汇。

重点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写好本课的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交通工具的名称,再次认读相关的词卡(10)

1.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交通工具呀?

2.出示生字词卡片,**车读。

3.全班齐读儿歌。教师点评。

二、读读说说(8)

1.教师出示“跑得快”、“叫得欢”,学生读。

2.指导观察,学生反馈,教师总结。

3.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4.集体交流反馈。

5.提高练习,学会运用。

三、看谁说得多又好(7)

1.从课文中找词填空。

火车在( )跑轮船在( )行驶。

汽车在( )跑飞机在( )飞。

2.出示课后的练习,小组内完成。

3.反馈。四、指导写字(10)

1.出示词卡,认读要写的字。

2.你们最想写好哪个字、

3.要求生按教师刚才教写字的办法小组内讨论该如何写好每个字,有疑难可以提出来集体解决。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五、布置作业(5)

介绍你见过的交通工具。

板书设计。火车汽车陆。

交通工具轮船海。

飞机空。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风》教案

10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理解词语 颤动 点头 起波。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3.通过读课文,使学生感受风的神奇 有趣,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探索大自然的情感。4.通过学习课文,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风还会到哪些地方去?并且仿照课文写出属于学生自己的诗句来。教学重难点 1....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西柏坡》教案

西柏坡 教案。设计理念。西柏坡,山窝窝,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革命精神代代传。本文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 背诵儿歌的活动中识字 写字,在语言文字的陶冶中感受祖国语言的趣味,从而增强识字 写字的兴趣,在主动识写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

一年级语文下册草教案西师大版

草。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让学生观察路边 田边 河边等处的野草。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复习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 咏鹅 谁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