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栽蒜苗(二)
教材第88~89页内容。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正确地绘制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绘制折线统计图。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能进行**。一、新课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蒜苗生长情况,请同学们说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订正。
师:如果要知道蒜苗生长的趋势,又怎么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新知**。
1.师出示教材第88页问题一。(1)观察统计图,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可以看出第2天起,每隔1天的蒜苗的高度。生2:把每个点按照顺序连接起来就成了这幅图。
2)师引导学生认真比较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先比较统计图,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3)师生小结:相同点是都有标题,横轴上有不同的时间,纵轴上的数表示蒜苗的高度;不同点是条形统计图使用长条来表示蒜苗的高度,折线统计图用点来表示蒜苗的高度,并且相邻两点用线连接。
2.师出示教材第88页问题。
二、三。师:说一说这条线是如何变化的?生:逐渐上升。
师:说一说这几天蒜苗的整体生长情况。生:蒜苗长势旺盛。
师:为什么图中有的线较陡,有的线较平缓?
同学们观察图中数并进行分析,小组内交流,线较陡的那段蒜苗生长得较快,线较平的那段生长得较慢。
师:根据分析,蒜苗在什么时候长得快,什么时候长得慢?
生:在第4~6天,第8~10天都长了4厘米,那段线较陡,在第10~12天那段线较平,生长得慢。
教师补充订正。
第1页。师生共同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看出变化趋势。3.师出示教材第88页问题四。
1)让学生在附页4图2的格子上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2)指名展示作品,并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让学生试着描述画图过程,师总结:首先确定天数和每一格表示蒜苗的高度,然后描出每一天蒜苗高度的点,再把每一个点顺次连接起来。
3)分析与**。
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蒜苗生长情况是怎样的?②估计蒜苗第11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蒜苗第14天约长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讨论回答,**要在合理的范围。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们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2题。
同学们独立完成,并尝试提出建议,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和同学们交流。五、课后练习。
第2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小数的意义
第3课时小数的意义 三 1 教材第6 7页内容。1 借助实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2 借助元 角 分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各角度理解小数计数单位和整数一样,具有十进位关系。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3课时小数加 减混合运算
答 数学家的故事 比 神奇的大自然 便宜1.85元。第3课时小数加 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例3 教材分析 例3结合买书的情境提出问题,从而引入小数加 减混合运算。解决 找回多少钱 的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算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算法多样化。学生经...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练习一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3课时练习一。课时目标导航。教材第5 7页练习一。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2 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一 复习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