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小数的意义(三)(1)
教材第6~7页内容。
1.借助实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2.借助元、角、分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各角度理解小数计数单位和整数一样,具有十进位关系。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
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一、新课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将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谁能说说是怎样转化的?
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订正补充。
师:那么如何将复名数转化成单名数呢?
师生共同小结。
师出示课件,填空。
', altimg': w': 34', h': 43', eqmath': f(7,10)'}用小数表示是( )0.23表示( )
39克=( 千克27厘米=( 分米。
2千米50米=( 千米0.5时=( 分。
二、新知**。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6页上面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图中有哪些数?它们各是什么数?
生.222,其中10,80是整数,22.222是小数。
师:那么你知道22.222中的每一个“2”各表示什么吗?
2.师出示课件教材第6页问题一。
师出示计数器,这个计数器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进行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计数器上有小数点,这是一个小数计数器。小数点的左面是整数部分,右面是小数部分;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
师: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这个数?并能说说其中的“2”分别表示多少?
1)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引导学生观察22.222中有5个“2”,这5个“2”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引导学生认识这5个“2”所表示的含义。
2)认识各个“2”表示的含义。小数点右边第1个“2”在十分位上,它表示2个[',altimg': w':
34', h': 43', eqmath': f(1,10)'}altimg':
w': 34', h': 43', eqmath':
f(1,10)'}用小数表示是0.1,所以这个“2”也可以表示2个0.1;小数点右边第2个“2”在百分位上,它表示2个[',altimg':
w': 46', h': 43', eqmath':
f(1,100)'}也可以表示2个0.01;最后一个“2”在千分位上,表示2个[',altimg': w':
58', h': 43', eqmath': f(1,1000)'}也可以表示2个0.
001。
3.师出示课件教材第6页问题二。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说说在小数中,每个数位分别表示什么?
同伴之间互相交流,全班小结。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数位顺序表中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相同点: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不同点: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左边,数位顺序是从右往左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小到大,只有最小的计数单位——1,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而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右边,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大到小,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只有最大的计数单位——0.1。
师强调: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十进1”。
4.师出示课件教材第6页问题三。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说说10个0.1元是多少?10个0.01元是多少?
生:10个0.1元是1元,10个0.01元是0.1元。
师:你能说说元、角、分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生: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同学们自己说说第2个**所表示的意义,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先认一认计数器,再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2.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讨论交流。
小数的意义(三)(1)
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altimg': w': 34', h':
43', eqmath': f(1,10)'}0.1),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altimg':
w': 46', h': 43', eqmath':
f(1,100)'}0.01),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altimg': w':
58', h': 43', eqmath': f(1,1000)'}0.
001)……
第4课时小数的意义(三)(2)
教材第7~8页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并归纳出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2.能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小数的改写,感受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确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数的改写的道理。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你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标签:2.50元,2.00元等等,你能说说这些小数后面的“0”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思考后回答:2.50元后面的“0”表示0分,2.00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个“0”表示0角,第二个“0”表示0分。
师:2.50元,2.00元这样的物品我们在付钱时各应是多少?
生:2.5元或2元。
师:那么这里的2.50元和2.5元,2.00元和2元它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索这个问题。
二、**新知。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页“试一试”问题一。
师:同样的毛巾,小熊店每条5元,小狗店每条5.00元,这两条毛巾的**一样吗?
学生讨论交流。
生1:5.00元表示5元0角0分,也就是5元,所以5元和5.00元的**是一样的。
生2:5元表示5个1元,5.00元的个位上的“5”表示5个1元,十分位和百分位上都是0,表示没有。所以5元和5.00元的**是一样的。
2.师出示课件第7页“试一试”问题二。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涂色,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0.6和0.60涂色部分相同。
师:谁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说0.6和0.60为什么一样大?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结果:0.6中的“6”在十分位上,表示6个0.
1,0.60中的“6”也在十分位上表示6个0.1,百分位上是0,表示没有,所以0.
6和0.60一样大。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们把它叫作小数的基本性质。
师特别强调:必须去掉小数末尾的“0”或在小数末尾添上“0”才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小数中间或前面的“0”都不能随便添加或去掉。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涂色,再观察比较。小组内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2.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展示结果,集体订正。
3.教材第8页“试一试”第5题。
教师先让学生看清在0与1之间或0与0.1之间都是平均分成10份。再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展示结果,集体订正。
4.教材第8页“试一试”第6题。
教师借助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完成,全班集体交流。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四、课堂小结。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小数的意义(三)(2)
5元=5.00元 0.6元=0.60元。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3课时小数加 减混合运算
答 数学家的故事 比 神奇的大自然 便宜1.85元。第3课时小数加 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例3 教材分析 例3结合买书的情境提出问题,从而引入小数加 减混合运算。解决 找回多少钱 的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算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算法多样化。学生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栽蒜苗
第3课时栽蒜苗 二 教材第88 89页内容。1 通过处理实验数据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正确地绘制折线统计图。2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绘制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能进行 一 新课导入。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练习一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3课时练习一。课时目标导航。教材第5 7页练习一。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2 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一 复习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