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9-21 18:47:28 阅读 6918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主备人: 王飞。

使用人:__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主备人:王飞使用人:__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围绕保护大天鹅共设计了两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根据乘法中的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刻画这个规律,感悟教学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模型思想,发展应用意识。

4、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能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

难点:计算乘法时积的书写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信息窗一。

教材分析:本部分的教学是口算乘法,包括:整百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

这些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整数口算乘法的教学目标,它是作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口算乘法技能的基本要求。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2、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使用建议。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4、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算天天练。

学生**车,直接说出得数。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搜集数学信息。

三、出示课题、揭示目标。

四、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2、合作**,解决问题。

1)一组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学生列式:400×20(板书) 得数是多少呢?

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列式:210×30(板书) 又该怎样计算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3、交流汇报,总结规律。

其实这几种算法都是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算式进行计算。几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确实用添0的方法来计算这些题最简便,那添0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分小组去归纳: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教师总结:几百几十数与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五、巩固练习,反馈总结。

1、自主练习第二题,独立完成,交流算式。

2、自主练习第四题,独立完成后找学生讲述。

使用建议。六、自主评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信息窗2的红点问题一。

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发展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练习:数学口算天天练。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为帮助大天鹅顺利过冬,大家准备为大天鹅准备充足的饲料。

教师和学生交流信息窗的信息:有谷子、玉米、大米三种饲料,谷子每袋23元,玉米每袋21元,大米每袋29元。

2.如果各买3袋,能计算出各需要多少钱吗?

学生口头列式并口算。

3.如果各买15袋呢?你准备怎样计算?用口算还可以吗?自己选择一种,试一试。

使用建议。交流时询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先用第一个因数个位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师再指两名学生说一说,重点说清楚顺序、乘得的积和哪一位对齐。

5、同学们到底为大天鹅准备了多少饲料呢?

课件出示教材例题:买114袋谷子需要多少钱?指名列式:114×23

和我们以前的题目**不同?

6、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学习新知。

1、学生独立尝试笔算学生小组交流。

先算什么?积的末位要写在什么位置?再算什么?积的末位要写在什么位置?最后算什么?

2、指名学生上黑板,边讲解结算过程边完成板书。

3、找出学生错的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辨析,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

4、沟通联系,归纳算法。

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刚才,我们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类推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同两位数乘两位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激发冲突,质疑问难。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3.教师质疑问难:例题中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写在个位上不行吗?谁能再来说说?

四、巩固训练,反馈总结。

1、自主练习第二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2、自主练习第一题,竖式计算。

五、自主评价、拓展延伸。

使用建议。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四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后试试。

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

3 4 2 ……114×3的积

2 2 8 ……114×20的积

教后反思:第三课时、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信息窗2的第二个红点问题。

教学目标:1.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能力。

2.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在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中,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算天天练。

60×50 240×20(板书:因数末尾有0)

1、你能口算吗?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 填空 每空1分,共27分 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2.190 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550 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3.在 里填上。4.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工作14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7 2 工作 小时做 个零件,1 8 工作 小时做 个零件,...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备课

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复习。一 复习目标。1.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合理 灵活 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加法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自主 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二 复习重难点。...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 填空 每空1分,共27分 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2.190 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550 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3.在 里填上。4.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工作14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7 2 工作 小时做 个零件,1 8 工作 小时做 个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