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品期末复习提纲

发布 2020-09-17 16:05:28 阅读 3415

七年级思想政治上册复习资料。

第1课适应新环境。

1、作为一名刚入学的初中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

1)主动适应新的学校环境。(2)学校环境需要我们悉心维护和主动建设。(3)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尽快适应新环境。

2、进入新环境后,如何调适好心理状态?

1)如果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注意调整学习动机,借鉴他人经验,改进学习方法。(2)有想不通的事,主动找老师、同学谈谈心。(3)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心态,主观上努力,方法上得当。

3、作为一名初中生,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适应新的环境。

4、学校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如学校环境、各部门位置能功能等)和人文环境(校园文化、师生风貌等)

5、在人际交往中你有哪些优点呢?

1)主动帮助别人,不计较回报。(2)尊重他人的学习生活习惯。(3)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交流(4)对人宽,对己严,不以我为中心。

6、我们在与朋友交往时应注意些什么?

1)在交友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我们的主动性。(2)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彼此了解。(3)主动与老师成为朋友。(4)营造快乐的人际环境,尽快适应新的集体生活。

7、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是一起消磨时间,奚落他人,而是互相关怀,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能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第2课开始新学习。

1、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学习呢?)

1)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进步的阶梯。(2)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质,培育自己的能力。(3)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2、接受义务教育有什么重要性?

重要性: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对现代社会来说,义务教育是为公民生活打下文化知识基础的必备教育,对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对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都极为重要。

3、对现代社会的每个人来说,学习都是终生的主题。

4、青少年到学校学习,既是在享有受教育的神圣权利,同时也是在自觉履行作为中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5、学习成绩好坏一般受哪些因素影响?

学习需要良好的态度、习惯和方法,它们直接影响我们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6、怎样提高学习成绩?(我们应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

1)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

1、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

1)步入初中,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角色的变化或新角色的出现,意味着新的人生阶段的到来。(2)我们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负责,还要对集体和社会负责,开始承担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责任。

2、怎样成为一名成熟的中学生?

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了解角色的要求,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要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中学生。

3、怎样正确认识自己?(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自己?)

1)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2)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3)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4)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第4课共同建设集体。

1、积极向上的集体对个体有怎样的影响?

1)良好的班集体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对于发展个性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树立远大理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保障我们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我们社会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3)互帮互助的班风有助于塑造我们的良好个性。

2、为什么说建设良好班集体,人人有责?

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每个同学都应该为班集体的发展尽一份力量,承担一份责任。(2)我们每个人都是良好班集体的受益者,也应该是班集体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3、为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做呢?

1)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需要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2)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需要严明的纪律;(3)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需要班集体成员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4、良好的班集体,取决于健康向上的班风。

5、同学之间建立正常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团结互助的基础。

第5课积极融入社会。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2)每个人在追求自身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3)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为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我们发挥各自的潜能,不断完善自我。

2、社会化有什么意义?(社会化的原因是什么?)

1)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2)只有通过社会化,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3)我们在社会中成长,就是我们社会化的过程。

3、如何做一个社会的人?

1)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社会化的基本要求。(2)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最高境界。

3、什么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生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我们自身的存在和需要是否在社会中得到承认和满足,更重要的在于我们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4、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1)作为学生,我们就要尽到做学生的责任。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互帮互助,尊重老师,爱护校园。(2)我们还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多参加社会活动,逐渐体会自己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奉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5、服务和奉献社会,最主要的就是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做好自己应做的事。

第6课礼貌待人。

1、礼貌的含义:礼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2、礼貌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礼貌?)

1)礼貌能体现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它能够使人们愉快交往,愿意交往,提高交往效率。(2)礼貌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3)礼貌行为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

因此,文明礼貌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3、如何讲礼貌:1、态度应诚恳;2、仪表应大方;3、语言应文明;4、行为应得体;5、学会谦让,互敬互让;6、学会道歉;7、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关爱弱者;8、移风易俗,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关心公益事业。

4、在生活中怎样做到语言文明?

1)在公共生活中,说话注意场合,和气文雅,分寸适度,不讲脏话粗话,也不强词夺理、恶语伤人。(2)交谈中还要表现出虚心、诚恳和充分尊重对方的意愿。说话的语气也应注意,需要倾听的时候,要有耐心。

5、仪表大方指什么?

答:讲究个人卫生,面容干净,头发整齐,穿着整洁,朴素大方,美观得体。

第7课平等待人。

1、如何看待平等?

1)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2)要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3)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2、平等待人的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人格、爱好;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传统。

3、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平等待人?

1)只有尊重对方,才可能平等地对待他,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2)我们应该共同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在平等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4、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许多青少年平等享有的权利,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受抚养的权利,财产继承权,等等。

5、为什么需要理解?

1)每个人所生活、成长的环境不同,对生活和事物也会存在不同的观点、看法。这就要求我们相互理解。(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理解并宽容地对待他人,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的优秀品质。(3)理解是共同生活的基石。只有相互理解,我们才能够更深入地认识、了解对方,增进彼此的友谊,才能够消除误会,更好地和睦相处。

6、为什么需要宽容?

1)宽容是生活的润滑剂。(2)“人无完人”,学会宽容,才能化解生活中的许多纠葛、怨恨、偏见和不快。(3)对人宽容,实际也是对自己宽容。

我们能容忍别人犯小错误,就可以与他人相处得更好。(4)宽容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宽容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

7、怎样做到理解和宽容?

1)宽容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宽容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2)宽容是有限度的。我们不能盲目地宽容,过分的宽容就变成了纵容。

(3)宽容不能超越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一旦行为逾越了法律的藩篱,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手段,否则就是纵容犯罪。

第8课与人为善。

1、善良的含义:善良是我们内心对他人的友好态度,是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爱护。

2、善良的表现:(1)心存善良的人,大多坦诚真挚,心底坦荡,宽厚仁慈,能够积极面对生活。(2)任何时候都保持泰然自若的良好心理状态,他们能善意地对待周围人,与人相处轻松而和谐。

(3)他们不会故意伤害别人,并努力使他人幸福。(4)当他人处于危难中时,他们会产生深深的同情并给予援助。

3、为什么需要善良?

善良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善良的人最易得到友谊和朋友。

4、怎样做到善良?(怎样做一个友善的人?)

1)不做别人不喜欢、不接受的事情。(2)善良需要真诚的心。(3)以善良之心回报友善之情。

(4)勿以善小而不为。(5)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换位思考,理解他人。(6)以恰当的方式表现我们的友善。

(7)对亲人、朋友,我们应该礼貌、友好、尊重、关心、体贴,友好地对待陌生人,乐于助人,为他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5、与人为善的根本是乐于助人。

第9课做一个自尊的人。

1、什么是自尊?

1)自尊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需要。(2)自尊是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肯定,它是以一个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为基础的。(3)自尊,不等于自恋。

3、人为什么需要自尊?(自尊的意义是什么?)

1)自尊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所必备的操守。(2)自尊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3)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实现成功人生的重要条件。

(4)自尊也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强的基础。

4、如何拥有自尊?

1)自尊,就是要接纳和珍爱自己,同时做到自重自律。(2)尊重是相互的,自尊还必须学会尊重他人。(3)自尊还必须自立自强。

七年级思品复习提纲

七年级 思想品德 上册。1 笑迎新生活。做学习的管理者 学会学习 p12 13 初中的学习生活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感受,关键是因为我们在面对新的学习的时候,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 提高学习效率 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上...

七年级思品复习提纲

1 调节情绪有哪些具体的方法?答 1 注意转移法 改变注意力焦点法,改变环境法 2 合理发泄法 哭 诉 喊 唱 动 3 理智控制法 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心理换违法,升华法 2 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答 1 乐观 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压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2 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

思品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新

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1 人为何最宝贵的是生命?1 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2 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也有一些烦恼。3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4 人的生命具有不可重复性。2 怎么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国家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