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0-09-15 03:40:28 阅读 5235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教材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洋流的概念、按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洋流的成因与盛行风的关系,最后结合风带分析洋流的形成,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的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节课是经典的自然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中的内容,这节课的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及难点。和上一节的《自然界的水循环》及下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这节知识点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图和概括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解释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2、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通过上一节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洋流这样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实践体会和调查研究,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很少有实际考察的机会。因而在课堂上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启发,创设情境,让他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体会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升华到理性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养成自主学习和动手参与的习惯。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老师的讲解结合地图知识归纳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通过对气压带风带知识点的回顾,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归纳法;

2、能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合作和讨论总结出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分组合作学习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时刻用地理的思维去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4、教学重点:

洋流的成因,全球洋流的分部规律。

教学难点: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及画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讨论法、分组讨论法、问题**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

6、课时安排:1课时。

7、教学思路:

实施教学活动时,我会充分利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先利用这幅图让同学们靠观察总结并对图进行简化完成洋流模式图。洋流模式图完成之后,通过对这两幅图的分析,最后总结出全球洋流分布的规律。

8、教学道具:

多**配合课件《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有利于方便的展示**和**。能更好的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一段新闻**——《鸭子舰队》,在东南亚掉入大海中的玩具塑料玩具鸭经过多年的海上漂泊,现在到达了世界大部分地方,其“身价”也日益暴涨,引发了一轮海上找鸭风潮,同时这只鸭子舰队的整个行程也为科学家研究世界洋流运动提供了试验依据。

思考提问:这支鸭子舰队是借助什么力量远跨重洋到达大洋的彼岸?

总结转承:是海水的运动,海水的运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今天和同学们学习海水运动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洋流。(板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设计意图:利用**导入新课首先是出奇制胜,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画面和声音的结合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2、新课展开。

1)、多**展示多幅**,包括波浪潮汐和洋流等海水运动。为学生讲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有很多,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就是——洋流。进而转承引出洋流的概念。

提问:那么洋流的概念是什么呢?

理解突破:在讲解洋流概念的时候可以结合字面意思,洋流——海洋中的河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结合洋流的概念,总结洋流主要的成因——盛行风的影响。

2)、师生合作归纳出洋流的性质。

以图表导学法降低教学和学习难度,从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冬季)”中,列举出若干条南北向洋流为例,如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等。

师生归纳:寒流:水温低海区→水温高海区,高纬→低纬。

暖流:水温高海区→水温低海区,低纬→高纬。

预期目标:学生学会并能够判断洋流性质。

加强练习:在讲解完洋流性质之后立即配以课堂知识练习,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3)、问题**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世界洋流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a、展示地图,设疑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在适当的引导之后提出问题:海洋中的洋流是不是杂乱无章的?还有有一定的规律?给学生一定的考虑时间。

b、在黑板上进行作图,做出空白的地球理想模式图,如下图,并让学生在图中画出全球的风带和气压带。

c、风带画好之后,给与学生一定的提示,结合风带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

d、分组对比分析。

将全球的洋流分成分部分分即:以南北纬60度为中心的洋流,以南北纬30度为中心的洋流和以大印度洋的洋流。再将班级的学生在地理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划分为三大组。

第一部分;同学观察对比以南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太平洋、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分布特点。

第二部分;观察对比以南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太平洋、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特点。

第三部分;自习观察印度洋洋流的分布和其它大洋有什么不同之处。

提示: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

各组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范围,增强目的性,使自主合作学习落实到行动上。

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并掌握归纳的一般方法。

活动步骤:e、归纳小结:各组根据学法指导归纳出各海域洋流的分布规律,并在图中画出此海域洋流分布的简单模式图。

南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

方向:北顺南逆,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

方向:逆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南极环流。

北印度洋是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3、课堂总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对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参与进来,能够在结束前对这节课的知识再加以巩固有利于他们更快的掌握知识点。

4、课堂巩固:

1.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

a.由南向北流动

b.由高纬向低纬流动。

c.由水温高的海区向水温低的海区流动。

d.由低纬向高纬流动。

2.下列洋流中,主要以盛行风为驱动力的洋流是( )

a . 日本暖流 b . 北太平洋暖流。

c . 秘鲁寒流 d . 千岛寒流3.读图回答,abcdef几支洋流中:

1)属于暖流的是___

2)属于西风漂流的___

3)流经大陆西海岸的是。

5、板书设计:

一、洋流。1、定义。

2、性质分类:

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

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

3、全球洋流规律总结。

1)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度环流:北逆南无,东暖西寒。

3)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

4)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6、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既新奇又有一定的难度。两面性很强,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部分知识会感受到洋流带来的乐趣,答题也比较轻松。但是如果一旦上课没有听懂那么洋流问题将是一个很大的门槛,因为它不仅是这章的重点,还是整个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部分学习重难点需要有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亲自动手尝试或者描述对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一课时 说课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1课时的内容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 洋流的形成 分布规律 是洋流对地理事物影响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考纲分析 20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石光华侨联合中学地理组卢施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前面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 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 深入...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石光华侨联合中学地理组卢施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前面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 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 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