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导学案第一课时带答案

发布 2020-09-14 17:37:28 阅读 2844

滕王阁序。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培养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知识导学】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其中“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位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奇特,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

阁以文传,文以阁名,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2、关于作者及“初唐四杰”

王勃(650——675),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

”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唐朝初年,当宫廷文士仍把诗歌当作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时,诗坛上逐渐崛起了一批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转机。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约630—680后,有《幽忧子集》)、骆宾王(约638—?

有《骆宾王文集》)、王勃(650—676,有《王子安集》)、杨炯(650—693后,有《盈川集》)。其中以王勃的诗名最盛。

3、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佳话。

此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至王勃之末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作序后的第二年,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逝。

4、关于“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5、关于“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翼轸( zhěn瓯越( ōu台隍(huáng ) 綮戟( qǐjǐ )

懿范( y襜帷(chān胜饯(jiàn潦水( lǎo )

俨骖騑(yáncānfēi ) 绣闼(t雕甍(méng ) 云销雨霁( jì )孤鹜(w遄飞( chuán睢园( suī )邺水(yè)

睇眄( dìmiǎn虢州(gu南溟( míng )

帝阍( hūn梓泽( z命途多舛( chuǎn ) 宗悫( qu

簪笏( zānh叨陪鲤对( tāo ) 捧袂(mèi )

2、指出下面句子中活用的词及活用类型并解释。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意动用法。襟,以…… 为衣襟;带,以……为衣带。)

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

腾蛟起凤腾、起: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

屈贾谊于长沙 (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

窜梁鸿于海曲 (窜:使动用法,使……出走)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作状,像雾一样,像流星一样 )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目:名作动,看,望 )

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副作动,都包括。美:形容词用作名词,才俊。 )

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物华天宝省略句 )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省略句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省略句 )

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

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介词结构后置 )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介词结构后置 )

合作**】1、 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 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2、研读第1自然段。

对照书下注释,熟悉课文内容,并思考:

1) 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 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 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巩固提升】1、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渔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

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

a、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乖违,不顺)

b、 无路请缨,等将军之弱冠(等到)

c、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

d、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日光)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

例:雄州雾列。

a、 襟三江而带五湖。

b、 宾主尽东南之美。

c、 俊采星驰。

d、 窜梁鸿于海曲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既克,公问其故。

c、 宾主尽东南之美。

薪不尽,火不来。

d、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精益求精。更加。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d )

a.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b.访风景于崇阿望长安于日下

c.宾主尽东南之美谁悲失路之人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

虽然\即使。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 )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英任洪州都督修建的一所楼阁。李元英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些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简练含蓄。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抒发的是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和不甘于现状的奋发之心。

7、江南三大名楼是指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滕王阁序导学案第一课时带答案

滕王阁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了解 滕王阁序 的写作背景及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2 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 培养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知识导学 1 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 滕王阁 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

《滕王阁序》导学案第一课时

2015 2016学年度下学期语文备课组模块章节编号。课题名称 滕王阁序 导学案 第一课时 执笔人 高海英审核人 师振英课型 新授课时间 2016 学习目标 1 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2 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3 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

《滕王阁序》第一课时导学案

兴义市同源中学高二年级编写人 孙章虎审核 语文组。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2 积累字词,熟读课文,读出文章韵味。3 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结合注释翻译文章中的名句。学习重点 2 积累字词,熟读课文,读出文章韵味。3 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结合注释翻译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