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
预。习1.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目2.了解放大镜的特点标。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
1、放大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2、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⑴眼、物不动而镜动。(2)眼、镜不动而物动。2、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书上的图像是由彩色点组成的。
电视机和显示器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的色点组成。⑶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预。
习。三、放大镜的特点。
1、特点:透明;中间厚,周围薄。要。
2、名词:直径、凸度、焦点、焦距、放大倍数、视野点。
3、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凸度大小。焦距短长。
放大倍数大小。
视野小大。细节多少。
4、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⑴放大倍数=明视距离/焦距。
怎样测量:a测焦距b比较放大前后的字数c比较放大的格数d比凸度⑶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作用?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巩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固毫米的微小物体。
(了解)
练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习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
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了解)
我的收获。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预。习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目2用画图等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标。
一、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1、昆虫的耳朵: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角上、蟑螂的在尾须上。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一个个小眼组成,不同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每个小眼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有复眼的昆虫看到的是一个物体的拼图。
昆虫的视力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3、昆虫的触角: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羽状,天牛的鞭状。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虫、天牛的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着生点不同是预。
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昆虫依靠触角分辨气味,嗅觉比人的鼻子还要敏锐。昆虫触角习。
的作用:感触物体,分辨气味,平衡身体。要。
4、昆虫的翅膀: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小鳞片由许多扁平的细毛组成。
点。5、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蜻蜓、蝗虫;刺吸式,蚊子、牛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和蛾;嚼吸式,蜜蜂。
6、昆虫的足:步行足,蟑螂;跳跃足,蝗虫;游泳足,龙虱;挖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
二、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1、会画蚜虫和草蛉。
2、观察蚜虫要在10倍的放大镜下才可以看清。
3、蚜虫的繁殖:春夏季进行孤雌繁殖;冬季雌雄交配后产卵繁殖。巩固练。
1、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2、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
习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
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我的收获。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预。习1.什么样的是晶体。
目2.简单说一说哪些是晶体,以及对晶体的了解标。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用肉眼直接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形状、颗粒大小等)2、用放大镜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
食盐:白色的立方体。白糖:白色的立方体。味精:白色的柱状体。碱面:白色的细小颗粒。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3、晶体的特征:有比较规则的几何形状。
4、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基本上都是晶体,但也有些看起来像却不是晶体,例如:玻璃、
预。沥青、石蜡、塑料、松香、珍珠等。习。
二、制作晶体方法。要。
1、减少水分法。⑴制作一些饱和溶液。⑵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⑶待水分自然。
点。蒸发后就可以观察。
2、降低温度法。
3、怎样制作一个大的晶体。
制作一杯浓的食盐水,过滤后注入到清洁的玻璃杯内。⑵用细线栓一小块食盐晶体,悬吊浸泡在溶液中,静置几天。
在杯底出现第一批晶体时,过滤掉杯底的晶体,继续悬吊浸泡。获得的晶体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巩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固质叫做(晶体)。
(记忆)练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习的晶体组成。(记忆)
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记忆)
我的收获。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
预。习1制作一个简易放大镜。
目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标。
一、做个简易显微镜。
1、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2、怎样做简易显微镜?
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在下面,放大倍数小的在上面,上下移动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为止。预。
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习。3、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这种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要。二、显微镜的发展历史。点。
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可以放大近300倍。2、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年德国科学家制作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可放大1万倍世纪90年代的电子显微镜可放大到200万倍。
年,人类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直接操纵原子或分子。巩。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固。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练。
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习。
我的收获。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预。习1.发现并提出生命世界的问题,获得对生命世界的更多了解目2.对观察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符合要求的观察报告标。
一、细胞一词的由来。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物质,把它命名为细胞。
2、这些“小房间”是死的细胞壁。二、观察洋葱上表皮细胞。预1、准备:
各种材料的名称、作用、使用方法。习镊子:撕下洋葱的表皮。
美工刀:划“#”清水:浮起标本薄片。
载玻片:清要水滴在**。盖玻片:
倾斜45°盖上。碘酒:染色。
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点2、制片:
⑴切⑵掰⑶划⑷浮要求:薄而透明。
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要求。
1、物镜:从低到高。2、镜筒:从低到高。3、旋钮:从粗到微。4、从显微镜观察到的方向和玻片运动的方向相反。四、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巩。
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固。2、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
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习。
我的收获。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预。习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目2用画图等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标。
一、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1、昆虫的耳朵: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角上、蟑螂的在尾须上。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一个个小眼组成,不同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每个小眼都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有复眼的昆虫看到的是一个物体的拼图。
昆虫的视力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3、昆虫的触角: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羽状,天牛的鞭状。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虫、天牛的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着生点不同是预。
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昆虫依靠触角分辨气味,嗅觉比人的鼻子还要敏锐。昆虫触角习。
的作用:感触物体,分辨气味,平衡身体。要。
4、昆虫的翅膀: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小鳞片由许多扁平的细毛组成。
点。5、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蜻蜓、蝗虫;刺吸式,蚊子、牛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和蛾;嚼吸式,蜜蜂。
6、昆虫的足:步行足,蟑螂;跳跃足,蝗虫;游泳足,龙虱;挖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
二、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1、会画蚜虫和草蛉。
2、观察蚜虫要在10倍的放大镜下才可以看清。
3、蚜虫的繁殖:春夏季进行孤雌繁殖;冬季雌雄交配后产卵繁殖。1、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巩。
2、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
固。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练。
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习。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我的收获。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预。习1.什么样的是晶体。
目2.简单说一说哪些是晶体,以及对晶体的了解标。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用肉眼直接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形状、颗粒大小等)2、用放大镜观察这四种物质是什么样的?
食盐:白色的立方体。白糖:白色的立方体。味精:白色的柱状体。碱面:白色的细小颗粒。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3、晶体的特征:有比较规则的几何形状。
4、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基本上都是晶体,但也有些看起来像却不是晶体,例如:玻璃、
预。沥青、石蜡、塑料、松香、珍珠等。习。
二、制作晶体方法。要。
1、减少水分法。⑴制作一些饱和溶液。⑵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⑶待水分自然。
点。蒸发后就可以观察。
2、降低温度法。
3、怎样制作一个大的晶体。
制作一杯浓的食盐水,过滤后注入到清洁的玻璃杯内。⑵用细线栓一小块食盐晶体,悬吊浸泡在溶液中,静置几天。
在杯底出现第一批晶体时,过滤掉杯底的晶体,继续悬吊浸泡。获得的晶体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记忆)巩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固的晶体组成。(记忆)练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习珍珠等不是晶体)。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
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我的收获。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
预。习1制作一个简易放大镜。
目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标。
一、做个简易显微镜。
1、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2、怎样做简易显微镜?
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在下面,放大倍数小的在上面,上下移动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为止。预。
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习。3、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这种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要。二、显微镜的发展历史。点。
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可以放大近300倍。2、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年德国科学家制作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可放大1万倍世纪90年代的电子显微镜可放大到200万倍。
年,人类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直接操纵原子或分子。巩。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固。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练。
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习。
我的收获。
六年级语文上册预习案
课前反思。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以人名为题,点出故事的主人公。课文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的史实。本节课主要讲的是 郑成功 第一课时,重点是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内容 2.郑成功第一课时。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月日预习目标预习重点预习难点。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
语文六年级上册预习案
预学案6怀念母亲六 7 课题预学目标。怀念母亲。时间建议。15 20分钟。1.学会生字 新词,会解释重点词语,有解字解词的思路。2.能流利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怀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4.能搜集相关的资料。熟读课文。1.朗诵课文三...
六年级语文 《穷人》预习案
穷人 预习案。一 正确地读课文2 3遍,完成下列各题。1 多音字组词。模m m 强qi ng qi ng ji ng 得d d i 作zu zu 2 比一比,再组词。怨 梧 霉 虑 搁 祭 悟 毒 虚 阁 3 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保护 看望 高大 舒服 埋怨 仍然 担心 七上八下 二...